新起点,新征程——《钻探工程》发刊词

 

1957 年,正值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迅速发展时期,作为地质勘探主要手段之一的探矿工程,必须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此时应运而生的《探矿工程》期刊,正如发刊词所述,其任务就是广泛交流钻探、山地、探矿机械方面现场的实际生产经验,发表和讨论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国外新知与科学动态。创刊63年来,《探矿工程》期刊与全体探矿工程工作者一起,本着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百家争鸣”、引进吸收的精神,担负起了记录新中国探矿工程技术进步和发展进程的伟大使命。虽历经沉浮,两次停刊、复刊(1960 年停刊,1966 年复刊又停刊,1979 年再次复刊),几次变更刊名(19571960 年《探矿工程》,19621965 年《探工零讯》,1966 年《探矿工程》,19731978 年《勘探技术》,19792003 年《探矿工程》,20042020 年《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几易办单位(地质出版社,地质部探矿司,地质部勘探技术研究设计院,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地质矿产部勘探技术研究所,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出版社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更深受体制改革、行业变化、学科调整等的冲击和影响,然而正是几代探矿工程工作者不离不弃的坚守,并为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与汗水,使她顽强地走过了 63 年不平坦的道路。

    63 年的出刊史,堪称一部中国探矿工程技术发展的史书,是一部真实全面记录中国探矿工程技术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巨著。她是我国探矿工程事业兴衰的晴雨表、行业动态的记事本、技术水平的标记杆、技术发展的轨迹图、人才成长的孵化器。

    她见证了探矿工程事业的发展进步,钻探设备从引进前苏联的手把式钻机,到研发立轴式钻机,再到全液压钻机、模块化轻便钻机,直至今天的智能化钻机;钻孔深度从几百米到几千米,到亚洲国家最深科学钻井——7018 米。见证了大量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浦东开发,青藏铁路,国家体育场(鸟巢),三峡水利枢纽,京沪高铁,大陆科钻,汶川地震科钻,松科二井,可燃冰试采,川藏铁路建设的启动……。

    63 年在不断变化中进步,从邮寄信函到网络在线投稿,从纸上批改到网络在线编审,从铅 字排版到在线移动出版。收获了地矿部优秀科技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钻探工程 2021 1 月 期刊、全国探矿工程核心期刊,曾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多个国内外知名数据库 收录。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中国地质工作已走过百年,随着专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学科融合,作为地质工作重要手段之一的探矿工程技术,已不再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存在,学科中的几个专业已变更名称融合到了不同的学科中。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工作将探索构建天--地(陆、海)立体协同的探测技术体系,原探矿工程技术中的主要技术——钻探工程技术的发展,是新时代地质调查转型升级发展的重大需求,是推动地质科技创新的重大支撑,此时《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期刊更名为《钻探工程》,恰逢其时,也正如当年的《探矿工程》期刊一样,应运而生。

   《钻探工程》期刊将围绕其办刊宗旨,全力支撑服务新时代地质工作“三大转变”,推动钻探 技术发展,满足全国钻探工程技术人员的迫切需求,提高期刊自身的生存发展动力。一是广泛交流钻探工程技术与装备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向地球深部进军亟需攻关特 深科学钻探技术装备,加快推进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和深部热能(干热岩)勘查亟需定向钻探提速增效,打赢陆域能源科技攻坚战亟需提升钻完井工程作业能力。钻探技术与装备的研 发与应用将从引进消化吸收迈向世界领跑水平,形成特有定向对接井技术支撑水合物商业开采,形成特深孔超高温、高压科学钻探技术支撑深地探测国家重大专项,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海洋钻探核心技术。在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推广中,期刊要充分发挥学术交流的作用。二是搭建自然资源探测和地质调查学术交流平台。聚焦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 学问题,采用整体地球系统科学观,综合利用航天、航空、极地、船载、地面等多种手段,实现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等的综合观测,涉及地表过程、内部结构、地球组成、形态变化和圈层互动 的理论创新。发挥好期刊推动理论创新的平台作用,为现代地学理论的成熟完善提供学术争鸣、观点交流、成果推广的平台,让新理论、新观点的展示平台更广阔、推广渠道更畅通。三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亟需攻关绿色地质钻探技术、智能地质钻探技术装备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川藏铁路、雄安新区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亟需水平定向钻探技术、绿色高效岩土施工技术。通过《钻探工程》期刊对包括上述技术在内的众多钻探工程技术经验进行广泛的宣传,做到产学研用相结合,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不断推动钻探工程的技术进步,提高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能力。

    20 年来,我国钻探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逐步走向成熟和高端,在许多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有些钻探技术、装备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可以预见,随着学科交叉以及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钻探技术会有更重要的突破和发展,这将是《钻探工程》重新启程的强力保障。

    新时代,新期刊,新起点,新征程,《钻探工程》将传承 63 年的办刊史,不忘初心,努力践行 新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