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矿山事故发生后,首先救人。如果井筒或巷道遭到破坏,救援人员要想到达井下事故现场,必须清理井筒、巷道,如清理所需时间长,危险性高,则必须果断采取地面钻井救人的方法。先钻小眼井,贯通巷道,保障被困矿工生命,包括送风、送给养、送药品、通讯等,称为生命通道;然后,钻进大眼井,实施地面钻井垂直救援,称为救生通道。以栖霞笏山金矿救援1号孔为例,介绍生命通道的钻井工艺技术。
通过矿山地面钻探实施矿山救生时,须首先快速贯通小井眼生命通道,探测生命迹象、送风、送给养、送药品、建立联络。救援工程中,时间就是生命,救援钻井的特点是高效、精准、安全。必须最大限度提高钻进效率[1-2],缩短辅助时间,争取救援时间。科学地设计井眼轨迹,并在钻进中精准控制[3-4]。生命通道贯通前,必须有效隔阻上覆含水层及井眼内的泥浆,避免含水层的水或井筒内泥浆进入巷道,对被困人员造成二次伤害。然后,钻进大眼井[5-8],实施地面垂直救援[9-11],此为救生通道。
2021年1月10日13时13分许,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栖霞市笏山金矿在基建施工过程中,回风井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2人被困。经全力救援,11人获救,11人死亡 [12]。本次救援中,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承担了1号、9号2个生命通道孔的抢险救援施工任务,受地面场地限制,2孔均须设计为定向井,其中1号孔靶点水平位移约5.2 m。凭借高性能设备、先进的工艺和过硬的技术,轨迹设计合理,控制精准,止水效果完好,钻进效率高,受到了现场救援指挥部的高度评价。以1号孔为例,介绍生命通道的钻井工艺技术。
(1)表层10~20 m为矿井、巷道掘进中运出的岩石碎块及第四系地层。下部为古元古代粉子山群祝家夼组,其上部为长石石英岩、黑云变粒岩夹透闪长石石英岩,下部为黑云片岩、黑云变粒岩、透闪变粒岩夹透镜状透闪透辉大理岩,地层硬度高且研磨性强,适宜空气潜孔锤钻进[13]。
(2)金矿的矿化带位于断层内,而巷道沿矿化带开掘,地层破碎易“卡钻”。
(3)岩层有节理,钻孔易偏斜。
(4)地层裂隙比较发育,局部沟通多层含水层。
(5)由于场地所限,钻孔只能设计为定向孔。为精确控制轨迹,必须随钻测量,用1.5°螺杆,滑动钻进+复合钻进,无法采用冲击回转钻进。
(6)地层坚硬,研磨性强,时效降低,同时造斜率低,又需要造斜进尺多,导致造斜时间长。
(7)透巷前,必须下套管并进行有效的止水,防止把地层水导入巷道,危及被困人员,井眼曲率必须满足下套管的需要。
1号孔作为生命通道,其井身结构和技术要求见表1。井身结构见图1。
开次 | 井深/m | 井径/mm | 套管/mm | 技 术 要 求 |
一开 |
0~20 |
311.1 |
273 |
直井,空气钻进,下套管隔离第四系及地表堆积的碎石层,保护井口 |
二开直井段 |
20~530 |
220 |
177.8 |
直井,空气钻进,大幅提高纯钻效率,为缩短全井钻进时间,尽量增大 直井段长度,但须满足定向段的要求 |
二开定向段 (水平位移5.4 m) |
530~608 |
215.9 |
定向钻进段,必须保证准确透巷;井眼曲率必须满足套管能顺利下入; 止水质量要好,防止透巷后地层水进入巷道;尽量不固井,采用替代 方式止水,节省救援时间 |
三开 |
608~628.82 |
152.4 |
裸眼 |
空气钻透巷,吹出井筒内的水,防止井筒内水进入巷道 |
采用的主要钻井设备与工具见表2。
序号 | 名 称 | 数量 |
1 |
Schramm T130XD多工艺车载钻机 |
1台 |
2 |
Sullair空压机(1250/1525) |
2台 |
3 |
F-500型泥浆泵(含动力) |
1台套 |
4 |
Ø311.15 mm潜孔锤 |
1套 |
5 |
Ø220 mm潜孔锤 |
2套 |
6 |
Ø152.4 mm潜孔锤 |
1套 |
7 |
Ø165 mm钻铤 |
6根 |
8 |
Ø165、121 mm无磁钻铤 |
各1根 |
9 |
Ø89 mm钻杆 |
800 m |
10 |
Ø165、Ø127 mm螺杆 |
各1根 |
11 |
电子单点测斜仪 |
1套 |
12 |
MWD无线随钻测斜仪 |
1套 |
空气钻空压机采用寿力多功能空气压缩机,该压缩机采用双工作模式,即大风量低风压及低风量高风压模式,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据现场钻进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模式,确保持续稳定工作。作为空气钻进的关键设备空压机,关系到钻进的安全和效率,必须持续稳定地提供足够的风量、风压。寿力公司2名服务主管在现场提供技术服务,制定了空压机运行保障方案。所有寿力设备到场后进行检查,使用过程中每小时巡检,易损件配备充足,非易损件保证随时发货。
井眼设计井眼轨道数据见表3,投影图见图2、图3。
井深/m | 井斜/(°) | 方位/(°) | 垂深/m | 〔北(+)/南(-)〕/m | 〔东(+)/西(-)〕/m | 视位移/m | “狗腿”度/〔(°)/·(30 m)-1〕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530.00 |
0.00 |
0.00 |
53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566.90 |
3.69 |
305.48 |
566.87 |
0.69 |
-0.99 |
1.19 |
3.00 |
628.97 |
3.69 |
305.48 |
628.82 |
3.01 |
-4.22 |
5.18 |
0.00 |
实钻轨迹见表4。实钻井眼轨迹见图4、图5。轨迹控制措施:
井深/m | 井斜/(°) | 方位/(°) | 垂深/m | 〔北(+)/南(-)〕/m | 〔东(+)/西(-)〕/m | 视位移/m | “狗腿”度/〔(°)/·(30 m)-1〕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31.39 |
1.10 |
270.70 |
31.39 |
0.00 |
-0.30 |
0.25 |
1.05 |
60.02 |
0.75 |
290.50 |
60.01 |
0.07 |
-0.75 |
0.65 |
0.49 |
97.77 |
0.40 |
294.70 |
97.76 |
0.21 |
-1.10 |
1.02 |
0.28 |
126.64 |
0.40 |
249.60 |
126.63 |
0.22 |
-1.29 |
1.18 |
0.32 |
155.83 |
0.48 |
249.30 |
155.82 |
0.14 |
-1.50 |
1.30 |
0.08 |
184.19 |
0.62 |
259.60 |
184.18 |
0.07 |
-1.76 |
1.48 |
0.18 |
212.85 |
0.79 |
268.70 |
212.84 |
0.04 |
-2.11 |
1.74 |
0.21 |
241.64 |
0.79 |
281.40 |
241.62 |
0.08 |
-2.50 |
2.08 |
0.18 |
269.69 |
0.53 |
293.20 |
269.67 |
0.16 |
-2.81 |
2.39 |
0.31 |
298.43 |
0.26 |
323.00 |
298.41 |
0.27 |
-2.97 |
2.58 |
0.35 |
327.10 |
0.26 |
67.50 |
327.08 |
0.35 |
-2.95 |
2.61 |
0.43 |
355.86 |
0.22 |
124.80 |
355.84 |
0.34 |
-2.85 |
2.52 |
0.24 |
384.84 |
0.13 |
204.30 |
384.82 |
0.28 |
-2.82 |
2.45 |
0.24 |
413.15 |
0.26 |
217.60 |
413.13 |
0.20 |
-2.87 |
2.45 |
0.15 |
442.23 |
0.40 |
197.10 |
442.21 |
0.05 |
-2.94 |
2.42 |
0.19 |
471.11 |
0.35 |
217.20 |
471.09 |
-0.12 |
-3.02 |
2.39 |
0.15 |
509.05 |
0.26 |
178.10 |
509.03 |
-0.30 |
-3.09 |
2.34 |
0.18 |
518.78 |
0.13 |
218.50 |
518.76 |
-0.33 |
-3.09 |
2.33 |
0.56 |
528.46 |
0.62 |
330.60 |
528.44 |
-0.29 |
-3.13 |
2.38 |
2.11 |
532.00 |
1.63 |
331.80 |
531.98 |
-0.23 |
-3.16 |
2.44 |
8.56 |
538.03 |
2.46 |
334.00 |
538.01 |
-0.04 |
-3.26 |
2.63 |
4.15 |
547.74 |
3.21 |
334.80 |
547.70 |
0.40 |
-3.46 |
3.05 |
2.32 |
556.87 |
2.77 |
341.10 |
556.82 |
0.84 |
-3.64 |
3.45 |
1.80 |
566.58 |
2.68 |
340.60 |
566.52 |
1.27 |
-3.80 |
3.83 |
0.29 |
576.23 |
2.64 |
343.40 |
576.16 |
1.70 |
-3.93 |
4.19 |
0.42 |
586.00 |
2.55 |
346.10 |
585.92 |
2.12 |
-4.05 |
4.53 |
0.47 |
628.00 |
1.50 |
344.00 |
627.89 |
3.56 |
-4.43 |
5.67 |
0.75 |
(1)直井段加足钻铤,同时控制钻压,发挥冲击回转钻进的防斜作用,确保直井段的垂直度,为定向造斜创造条件。
(2)直井段加密测斜,每30~50 m用单点测斜仪测斜1次。
(3)改定向钻进下钻过程中,连续测量顶角、方位,准确掌握井眼轨迹,为修正轨道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4)定向钻进时,采用MWD随钻测量。
潜孔锤钻进工艺是利用压缩空气驱动冲击器活塞,以较大的冲击功和高频冲击潜孔锤钻头,使岩石破碎所产生的岩屑被高压空气携至地面。由于是通过锤击破碎,不依靠研磨或切削,故潜孔锤钻进工艺比常规钻进工艺具有钻进效率高、钻头寿命长、钻井质量好的特点。是一种高效钻井手段,特别适宜中硬-硬岩层钻进[14]。
井段 | 钻头 | 工艺方法 | 钻具组合 |
直井段 |
潜孔锤 |
空气潜孔锤正循环 |
潜孔锤+冲击器+Ø165 mm钻铤+Ø121 mm钻铤+Ø89 mm钻杆 |
定向钻进段 |
牙轮钻头 |
牙轮清水正循环 |
牙轮钻头+螺杆+Ø165 mm无磁钻铤+Ø165 mm钻铤+Ø121 mm钻铤+ Ø89 mm钻杆 |
孔径/mm | 311.1 | 219 | 215.9 | 152.4 |
钻压/kN |
30 |
|
|
|
转速/(r·min-1) |
30 |
|
|
|
排量/(m3·min-1) |
43 |
60 |
|
|
泵量/(L·min-1) |
|
|
30 |
|
小时效率/(m·h-1) |
25 |
30 |
3 |
30 |
钻进工艺 |
空气潜孔 锤正循环 |
空气潜孔 锤正循环 |
牙轮清水 正循环 |
空气潜孔 锤正循环 |
(1)直井段。生命通道钻孔依据矿井巷道的分布情况,布置孔位较多,要求钻进施工高效(钻进效率高、定向钻进精准)[15]。为争取时间,提高钻效,采用空气冲击锤钻进工艺,地层出水时,若出水量小,加入泡沫剂,改用空气泡沫钻进,以利于岩屑排出,保障钻进安全[14]。出水量过大,无法实施空气钻进时,更换清水或泥浆钻进,同时添加堵漏材料进行随钻堵漏。为加快钻进速度,争取救援时间,不采用停钻堵漏工艺。
(2)定向段泥浆钻进。鉴于岩层坚硬、井壁稳定,用清水代替泥浆,同时使用高效长寿命牙轮钻头,提高时效缩短定向钻进时间。遇井漏添加堵漏材料进行随钻堵漏。
透巷前必须下套管,并进行有效的止水,避免地层水进入巷道,危及井下人员安全。
考虑到巷道顶板的岩石强度,在距离巷道顶10 m停止二开钻进,并下套管。为节省宝贵的救援时间,不采用水泥浆固井,采用多级止水伞(止水伞内径177.8 mm,外径260 mm)止水,同时底部缠膨胀橡胶、海带,确保了止水效果。后期下入生命探测仪时可看到,井内无水进入巷道,说明此方法止水非常成功。
透巷采用空气潜孔锤吹出井筒内的钻井液,避免井筒内的钻井液进入巷道,同时能确保快速透巷。临近透巷前,降低钻速确保井内清洁,然后减少1台空压机,以小风量透巷,避免对井下被困人员造成冲击。
(1)整个钻孔从开钻到完钻用时116 h,由于现场条件所限,辅助时间较多,扣除辅助时间,空气潜孔锤钻进时效30 m/h,钻井液回转钻进约3 m/h,基本实现了在坚硬且强研磨性花岗片麻岩的高效钻进。透巷后证明,轨迹控制精准,止水效果可靠。
(2)定向钻进必须用螺杆,但由于螺杆的转速高,不能配冲击器采用冲击回转钻进,而只能用回转钻进,影响硬岩的钻进速度。
(3)若采用空气螺杆和电磁波随钻测量系统EMWD,则可减少钻井泵、固控设备等泥浆钻进的设备和材料,这在时间紧、场地受限的救援现场是必要的。在煤层气水平井钻进中,空气螺杆则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煤层的透气性。
(4)建议尽快制定出台矿山钻探应急救援的行业标准,以指导救援工作。该类标准在国内外尚属空白。
参考文献
1 宋元明,刘志军,王万生.快速钻孔技术在煤矿应急救援中的实践[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6):63-65.
[百度学术]
2 王艳丽,许刘万,伍晓龙,等.大口径矿山抢险救援快速钻进技术[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5,(8):1-5.
[百度学术]
3 王志坚.矿山钻孔救援技术的研究与务实思考[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 7(1):5-9.
[百度学术]
4 刘绍堂,官云兰.矿山灾害救援钻孔精准定位技术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3):260-264.
[百度学术]
5 高广伟,张禄华.大直径钻孔救援的实践与思考——以山东平邑“12.25”石膏矿坍塌事故救援为例[J].中国应急管理,2016(3):74-75.
[百度学术]
6 赵建伟,张强,马建军.大孔径地面专用钻孔在煤矿紧急避险系统中的应用[J].煤炭与化工,2015,38(10):121-122,126.
[百度学术]
7 杨涛,杜兵建.山东平邑石膏矿矿难大口径救援钻孔施工技术[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7,44(5):19-23.
[百度学术]
8 渠伟,李新年,张堃.大口径救援生命通道的施工工艺及钻具配置[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S1):44-48.
[百度学术]
9 谢涛,陈林.矿山事故钻孔救援技术及配套提升装备的研制[J].起重运输机械,2015(2):69-74.
[百度学术]
10 赤文林.矿井垂直救援绳缆提升系统的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5.
[百度学术]
11 刘腾飞,汪芸.钻探技术在煤矿事故救援中的应用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 37(4):86-88.
[百度学术]
12 山东省委省政府“1·10”事故调查组.山东五彩龙投资有限公司栖霞市笏山金矿“1·10”重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R].2021.
[百度学术]
13 刘文革,刘智荣,黄建宁,等.矿山垂直钻井救生救援通道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C]//2016中国煤炭学会钻探工程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2016
[百度学术]
14 吴银奎.空气潜孔锤反循环钻进技术在矿山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化工,2013,40(14):92-93.
[百度学术]
15 刘智荣.矿山垂直钻井救援关键技术与装备[J].地质装备,2019,20(1):11-17.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