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江西九二盐业403-404采卤对接井组的施工工程为案例,系统介绍了井区地质情况、钻探施工情况;总结了大口径取心工具的优点,螺杆定向钻进施工工艺及攻克技术难点。
常规的钻井采盐时,一直采用单井对流水溶采卤法,这种采卤法存在较多缺点,如矿产回采率不足20%、卤井寿命短、产量低、采出的卤水浓度低而且不稳定等。双井对接连通水溶采卤可克服上述缺点,采用定向钻进技术实现两井对接、三井对接甚至更多的井眼对接,可极大地提高采盐卤水量。
本文就江西盐业的403-404 采卤对接井组进行系统的研究,为该地区下一步开展相关生产工作提供资料。
根据项目部署,在江西会昌县实施对接孔施工,井区地理位置在济广高速边,从江西赣州、福建龙岩、广东梅州均是2~3 h可以到达井区,处于三省交界地带,交通便利,通信便捷。
项目位于会昌县周田石盐矿区,采用定向对接井采卤技术拟建对接连通井组。矿区地层仅出露白垩系上统周田群红色碎屑岩层,红色碎屑岩组成周田红层盆地。地层总体呈南北走向。钻遇地层见表1所示。
井号 | 地层代号 | 分层深度/m | 岩性简述 |
403 |
Q |
0~4 |
第四系残积、坡积、冲积物。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 |
K22-5 |
4~105 |
紫红色泥岩 |
K22-4 |
105~565 |
灰绿色、灰—深灰色泥岩夹紫红色粉砂岩、泥砾岩。泥岩中含叶肢介动物化石和节柏、 短叶杉植物化石 |
K22-3 |
565~641.8 |
紫红色泥岩、灰绿色泥岩互层。含瓣鳃类动物化石及植物化石碎片 |
K22-2 |
641.8~856.9 |
灰色泥岩,含石膏、钙芒硝、石盐泥砾岩,含薄层石膏及墨点状硬石膏、钙芒硝。盆地中心 为泥砾岩互层石盐。产叶肢介、介形虫、瓣鳃类动物化石及节柏、短叶杉植物化石 |
404 |
Q |
0~4 |
第四系残积、坡积、冲积物。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 |
K22-5 |
4~256 |
紫红色泥岩 |
K22-4 |
256~592.70 |
灰色泥岩夹紫红色粉砂岩、泥砾岩。泥岩中含叶肢介动物化石和节柏、短叶杉植物化石 |
K22-3 |
592.7~626.40 |
紫红色泥岩、灰绿色泥岩互层。含瓣鳃类动物化石及植物化石碎片 |
K22-2 |
624.4~850.63 |
灰色泥岩,含石膏、钙芒硝、石盐泥砾岩,含薄层石膏及墨点状硬石膏、钙芒硝。盆地中心 为泥砾岩互层石盐。产叶肢介、介形虫、瓣鳃类动物化石及节柏、短叶杉植物化石 |
钻遇地层包括泥岩、砂岩等,需针对不同地层与岩性,优选钻井液与钻进工艺。因砂岩、泥岩以及盐层顶板易垮塌,重点调整了钻井液参数,确保井壁安全;周田群系地层孔隙和裂隙发育良好,其中404井在590~620 m井段出现漏失,漏失量每小时约10 m3钻井液,采用随钻堵漏剂、复合堵漏剂、锯末、土粉、地层压力增强剂等配制堵漏材料后进行堵漏,成功止漏,顺利完井。
二井井深校钻误差<5‰,井径扩大率<15%。具体井身质量见表2。
403 | 校正前孔深/m | 49.00 | 258.73 | 573.70 | 804.00 | 856.90 | |
---|
校正后孔深/m | 49.01 | 258.75 | 573.73 | 804.01 | 856.93 | |
---|
执行孔深/m | 49.00 | 258.73 | 573.70 | 804.00 | 856.90 | |
404 |
校正前孔深/m |
40.04 |
238.71 |
456.78 |
592.70 |
828.46 |
893.45 |
校正后孔深/m |
40.04 |
238.70 |
456.80 |
592.68 |
826.47 |
893.47 |
执行孔深/m |
40.04 |
238.71 |
456.78 |
592.70 |
826.46 |
893.45 |
为保证固井质量,二井套管的选择,固井水泥的采购均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注浆水泥要求选用G级中抗油井水泥。下套管前进行通井、洗井,并对每根套管的外观、壁厚、长度进行检查及记录。套管下入时,接箍丝扣处涂抹丝扣油,并用大钳拧紧。注水泥后严格遵循水泥候凝时间,待表层套管固井候凝>48 h、技术套管固井候凝>72 h后,再进行探孔、通孔作业。
二井Ø244.5 mm×10.03 mm表层套管及Ø177.8 mm×8.05 mm技术套管按设计深度下入,下入时顺利下入到位,表层套管与技术套管固井时水泥浆反出地面。
403井终孔后用饱和卤水清洗井底盐粉及其他残渣,下入中心管至建槽位置建槽。404井钻入直井建槽容腔实现二井对接连通,完成钻井工作。
根据地层与设计要求,具体两井的井身结构见图1、表3。
井号 | 井段 | 钻头尺寸/mm | 井深/m | 套管尺寸/mm | 套管长/m | 备注 |
403 |
一开 |
Ø311 |
0~49 |
Ø244.5×10.03 |
48.7 |
地面 |
二开 |
Ø216 |
49~573.7 |
|
|
|
三开 |
Ø152 |
573.7~856.9 |
|
|
取心 |
扩孔 |
Ø216 |
573.7~804 |
Ø177.8×8.05 |
803.79 |
|
404 |
一开 |
Ø311 |
0~40.04 |
Ø244.5×10.03 |
38.86 |
地面 |
二开 |
Ø216 |
40.04~592.7 |
|
|
|
三开 扩孔 |
Ø152 |
592.7~850.62 |
|
|
|
Ø216 |
560~893.45 |
Ø177.8×8.05 |
873.41 |
造斜 |
根据钻遇地层以及设计要求等情况,选择施工设备及机具,见表4。
序号 | 名称 | 型号 | 数量 | 备注 |
1 |
钻机 |
SPS-2000 |
1台 |
配110 kW电机 |
2 |
钻塔 |
MA-23 |
1付 |
载荷680 kN |
3 |
泥浆泵 |
QZ3NB-350 |
1台 |
配280 kW电机 |
4 |
随钻仪 |
DST |
1台 |
测井用 |
5 |
测井绞车 |
|
1台 |
配1500 m电缆 |
6 |
螺杆钻具 |
|
3套 |
造斜强度可调 |
7 |
无磁钻铤 |
Ø95 mm |
2根 |
造斜随钻用 |
8 |
钻铤 |
Ø117.8 mm |
4根 |
加压用 |
9 |
Ø159 mm |
4根 |
10 |
Ø121 mm |
8根 |
11 |
方钻杆 |
Ø121 mm |
1根 |
|
12 |
钻杆 |
Ø89 mm |
1000 m |
|
13 |
钻杆 |
Ø73 mm |
500 m |
|
14 |
岩心管 |
Ø148 mm |
1套 |
单动双管取心筒 |
15 |
取心筒钻头 |
Ø152 mm |
2个 |
人造金刚石钻头 |
16 |
造斜钻头 |
Ø152 mm |
2个 |
PDC |
17 |
牙轮钻头 |
Ø311 mm |
2个 |
三牙轮镶齿 |
通过以前的工作经验与设计要求,设计出具体的钻具组合,见表5。
井号 | 井段 | 钻具组合 |
403 |
一开 |
Ø311 mm牙轮钻头+Ø177.8 mm钻铤+Ø159 mm钻铤+Ø89 mm钻杆+121 mm方钻杆 |
二开 |
Ø216 mm钻头+Ø177.8 mm钻铤+Ø159 mm钻铤+Ø121 mm钻铤+Ø89 mm钻杆+121 mm方钻杆 |
三开 |
Ø152 mm取心钻头+Ø140 mm双管取心筒+Ø121 mm钻铤+Ø89 mm钻杆+Ø73 mm钻杆+121 mm方钻杆 |
扩孔 |
Ø216 mm钻头+Ø177.8 mm钻铤+Ø159 mm钻铤+Ø121 mm钻铤+Ø89 mm钻杆+Ø73 mm钻杆+121 mm 方钻杆 |
404 |
一开 |
Ø311 mm牙轮钻头+Ø177.8 mm钻铤+Ø159 mm钻铤+Ø89 mm钻杆+121 mm方钻杆 |
二开 |
Ø216 mm钻头+Ø177.8 mm钻铤+Ø159 mm钻铤+Ø121 mm钻铤+Ø89 mm钻杆+ 121 mm方钻杆 |
三开 |
Ø152 mm取心钻头+Ø152 mm双管取心筒+Ø121 mm钻铤+Ø89 mm钻杆+ 121 mm方钻杆 |
造斜 |
Ø152 mmPDC造斜钻头+Ø120 mm螺杆+Ø120 mm无磁钻铤+Ø89 mm钻杆+ 121 mm方钻杆 |
403直井、404斜井,盐层顶板以上钻井液均选用优质膨润土为造浆基本原料。选用低固相泥浆钻进,其配方为淡水92%、粘土8%、碱1.8%、CMC0.3%。泥浆性能为:密度1.05 g/cm3、粘度21~25 s、pH值8.5~10、失水量8~9 L/30 min,泥皮厚度0.5 mm。三开及扩孔均采用无粘土饱和卤水钻进,卤水浓度>24波美度。
根据井内岩层情况合理的选用钻压、转速和泵量。钻压值一般为钻铤重力的2/3,正常情况下选取的钻进参数如表6。
井号 | 井段/m | 钻进参数 |
403 |
0~49 |
转速65 r/min、钻压5~40 kN、流量10~12.5 L/s、泵压0.1~1.8 MPa |
49~573.7 |
转速65 r/min、钻压20~60 kN、流量10~12.5 L/s、泵压1~3 MPa |
573.7~856.9 |
转速65 r/min、钻压20~34 kN、流量10~12.5 L/s、泵压2~3.8 MPa |
扩孔573.7~804 |
转速65 r/min、钻压20~30 kN、流量10~12.5 L/s、泵压2~3.5 MPa |
404 |
0~40.04 |
转速65 r/min、钻压5~40 kN、流量10~12.5 L/s、泵压0.1~1.8 MPa |
40.04~592.7 |
转速65 r/min、钻压40~70 kN、流量10~12.5 L/s、泵压1~2.3 MPa |
592.7~850.62 |
螺杆钻输出转速150~190 r/min、钻压20~30 kN、流量14~19 L/s、泵压4~9 MPa |
403直井:2019年10月23日组织设备及其施工人员进场安装,并做好各项开钻前的准备工作。10月29日一开钻进,11月3日二开钻进,11月13日三开取心钻进,于12月1日,井深856.9 m三开取心钻进完毕。12月2日自573.7 m扩孔钻进至804 m,12月3日,水泥浆固井,12月20日建槽、起钻完成403直井施工任务。历时58 d。
404斜井:2020年1月1日一开钻进,1月10日至5月21日,受疫情影响停待,5月21日二开钻进,6月1日三开取心钻进,至6月18日,三开取心钻进完毕。6月25日造斜钻进至井深893.45 m,成功与403直井溶腔对接,7月13日,下入技术套管,7月19日,扩孔、钻进至893.45 m,403直井井口返水,再次成功对接圆满完成任务。历时200 d。
一开Ø311 mm和二开Ø216 mm直井钻进时,钻具组合采用塔式钻具组合,在钻进过程中充分考虑钻挺的自重和浮重,选择合理的钻压吊打保斜。钻进时加强测斜,掌握井斜与钻头、钻井参数的关系,优化参数,实钻保斜效果较好。具体数据见表7。
序号 | 井深/m | 井斜/(°) | 方位/(°) | 累计沿线位移X/m | 累计离线位移Y/m | 累计垂深/m |
1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2 |
60.00 |
2.90 |
24.60 |
1.43 |
0.76 |
59.97 |
3 |
200.00 |
7.00 |
50.20 |
10.34 |
8.67 |
199.43 |
4 |
320.00 |
11.40 |
57.80 |
21.57 |
25.00 |
317.76 |
5 |
440.00 |
14.20 |
59.80 |
34.92 |
47.86 |
434.78 |
6 |
580.00 |
10.40 |
53.50 |
50.36 |
72.56 |
571.69 |
7 |
660.00 |
13.00 |
51.20 |
60.05 |
85.10 |
650.11 |
8 |
720.00 |
14.30 |
48.40 |
69.44 |
95.78 |
708.39 |
9 |
780.00 |
15.20 |
48.70 |
79.33 |
107.16 |
766.47 |
10 |
840.00 |
15.00 |
47.70 |
89.71 |
118.76 |
824.42 |
11 |
856.00 |
15.00 |
47.70 |
92.50 |
121.82 |
839.87 |
本井段为Ø152 mm定向造斜井段,也是本井井眼轨迹控制的重要井段。采用“可调单弯螺杆钻具”,使用PDC钻头定向造斜,使用有线随钻测斜仪(DST)监测井斜。钻进中及时调整工具面及钻井参数,在造斜初期控制钻压、排量,避免钻具反扭矩过大给施工带来不利和不安全因素。根据实钻数据显示及时调整钻井参数,控制方位和井斜在设计目的层水平段的中线上,以便在水平段钻进实时根据靶点要求对轨迹进行控制调整。具体数据见表8。
序号 | 井深/m | 井斜/(°) | 方位/(°) | 累计沿线位移X/m | 累计离线位移Y/m | 累计垂深/m |
1 |
450 |
20 |
29.9 |
-81.26 |
-11.27 |
438.35 |
2 |
510 |
14.9 |
33.8 |
-95.52 |
-16.61 |
496.36 |
3 |
517.66 |
15.64 |
35.2 |
-97.37 |
-17.41 |
503.75 |
4 |
546.6 |
4.97 |
343.1 |
-100.14 |
-18.95 |
532.18 |
5 |
565.81 |
6.46 |
210.9 |
-99.90 |
-17.76 |
551.34 |
6 |
574 |
10 |
208 |
-98.79 |
-17.39 |
559.44 |
7 |
614 |
12 |
201 |
-91.36 |
-15.67 |
598.71 |
8 |
624.65 |
12.3 |
201.1 |
-89.15 |
-15.28 |
609.12 |
9 |
662.69 |
21.38 |
179.5 |
-78.74 |
-15.33 |
645.63 |
10 |
701.24 |
31.17 |
171.7 |
-62.92 |
-20.68 |
680.32 |
11 |
739.82 |
43.99 |
162.1 |
-41.63 |
-30.10 |
710.96 |
12 |
778.53 |
57.05 |
160.2 |
-15.56 |
-44.95 |
735.29 |
13 |
826.58 |
57.13 |
162.1 |
19.55 |
-65.37 |
760.97 |
14 |
865.17 |
56.04 |
165.7 |
47.66 |
-79.78 |
783.11 |
15 |
894.00 |
56.04 |
165.7 |
69.28 |
-90.00 |
799.21 |
当钻头钻进至靶区范围内,出现以下几种现象:(1)泵压突然下降;(2)钻具进尺加快到0.5 m/min 乃至掉钻;(3)泥浆严重漏失,井口长时间不上水,泥浆池中泥浆面下降很快, 这时证明403井已与404井对接连通。
403、404井在钻探施工中,完成了一开、二开、三开、扩孔、造斜的钻井、测井、固井、下套管等任务,403直井终孔井深856.90 m,取心段573.7~856.9 m,404斜井终孔井深893.45 m,取心段592.7~850.62 m,两井总进尺为2008.27 m。
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钻遇地层情况,403井0~573.7 m采用了岩屑编录,共计采取114个岩样,857个钻时,573.7~856.9 m采用取心编录,共计37个回次,取心283.2 m;404井0~592.70 m采用了岩屑编录,共计采取119个岩样,851个钻时,592.70~850.63 m采用取心编录,共计28个回次,共计取心257.92 m。其中地层有泥岩等地层,优选取心钻具,配合牙轮钻头,用Ø152 mm单动双管取心筒三开取心钻进,保证岩心采取率,但是易堵心,进尺较慢。
螺杆钻在不同地层中的造斜强度不同,相对来说,地层完整、致密,井径与螺杆钻的间隙较小,弯外管或弯接头弯的部分与钻井下边靠得越紧,其造斜能力越强,造斜强度相对较大。相反,软地层或者盐层中钻进,井径与钻头、螺杆钻之间的间隙较大,造斜强度相对较小。一般来说,螺杆钻在软地层、盐层比硬地层的造斜强度要低0.05°/m~0.1°/m。在较硬地层,要加大钻压,因此水泵输出更大的的泵量,而在较软地层,钻压可适当降低。但由于转速较快,产生的岩粉较多,又必须同时考虑较大泵量冲孔,尽量避免重复破碎和埋钻事故。因此在螺杆钻进中,应优选合理的钻进技术参数,包括口径、流量范围、钻头转速、泵压等。
同时在这次施工中,也总结到了一些螺杆钻施工的要点:
(1)下钻时钻杆要拧紧;
(2)倒杆时应停泵;
(3)造斜钻进4~5 m应测斜一次;
(4)及时用电脑计算钻孔轴线轨迹坐标;
(5)在造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均会导致造斜孔段局部孔壁不平滑,因此必须进行修孔,修孔作业时,要慢放,重复多次,直到无阻力为止。
钻井过程中,实钻轨迹和理论设计轨迹完全吻合是不可能的,二者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果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可继续钻进;如超过允许范围,须绕障钻进,就应进行随钻修正设计,使钻头在已有偏差的基础上,沿着一条新的理论曲线向目标点钻进。
而404斜井的施工难点在造斜段和水平段,因此在造斜过程中每钻进一根单根,就要用测斜仪测量一次井斜角和方位角,如要改变造斜率,通过改变钻压和装置角进行局部调节,在钻进过程中,井身方位的变化是绝对的,当井身实际方位与设计方位偏离过大时,要用钻具组合强行“扭方位”,操作中关键的控制参数是装置角,应选择适当的扭方位时机,避免在井斜角>15°时扭方位,导致在较短井段扭方位过急,形成严重的狗腿度。
同时技术套管需下入造斜段近水平处,因此造斜段轨迹要求平滑,尽量靠近调整后的设计井眼轨道,下套管前必须进行修井通孔,以确保技术套管的顺利入井,同时严格遵守修井和短程起下规程要求。
在江西会昌完成的盐井对接井的施工项目,为后期这个地区盐井对接井开发优选了技术方法,总结了技术经验,减少工程风险,降低施工成本。同时获取了岩心资料,划分了地层厚度、岩性变化特性,基本查明了井区地质构造,为进一步的盐井开发提供了数据资料、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 高雨根. 超深盐井开窗侧钻定向对接施工工艺[J].中国井矿盐,2008,39(3):21-24.
[百度学术]
2 刘汪威,林修阔,张新刚,等.特殊地质条件下定向对接复杂井组的工艺设计[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1,38(4):13-16.
[百度学术]
3 樊传忠.盐矿水平对接井开采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井矿盐,2015,45(5):13-16,46.
[百度学术]
4 DZ/T 0054—2014,定向钻探技术规程[S].
[百度学术]
5 吴敬涛,王振光.定向井开窗侧钻水平井的实践与认识[J].石油钻探技术,1997(1):1-3.
[百度学术]
6 王强,柴宿县,董梅.盐井定向对接连通施工工艺[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8,35(11):13-16.
[百度学术]
7 徐波.螺杆钻具和PDC钻头组合在鄂尔多斯工区定向井中的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8,35(10):16-17,35.
[百度学术]
8 向军文,胡汉月.国产定向对接井精确中靶技术在盐矿中的应用[J].中国井矿盐,2010,41(5):16-18.
[百度学术]
9 仲玉芳,赵岩.宁晋—辛集勘探区2-1盐井的施工[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4,41(7):24-27.
[百度学术]
10 王清明.钻井水溶开采与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6.
[百度学术]
11 乔磊,申瑞臣,黄洪春,等.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工艺研究[J].石油学报,2007,28(3):112-115.
[百度学术]
12 蒋希文.钻井事故与复杂问题[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百度学术]
13 洪常久.水平对接井技术在天然碱矿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8,27(6):142-143.
[百度学术]
14 董正亮,刘加杰,王鹏,等.国内井矿盐钻井技术新进展[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9,46(8):67-72.
[百度学术]
15 李鑫淼,张永勤,尹浩,等.水平对接井钻井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中的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7,44(8):13-17.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