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6年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同帝国主义抢时间争速度——宝鼎地质队地质勘探大会战上得快打得好

      1966(5).

      摘要 (989) HTML (189) PDF 418.39 K (2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宝鼎煤田的煤质好、储量大,是最理想的燃料基地。早在一九六○年以前,地质队就曾在宝鼎进行过两年的普查勘探工作,基本上查明了煤质和储量。但是,由于勘探程度不够,满足不了开采设计的要求。一九六四年八月,地质部根据关于加速重点建设的指示,从各地成建制地调集了四个地质队,组成了一支三千余人的宝鼎地质队,并且成立了一个指挥部,在宝鼎矿区展开了一场地质勘探大会战。

    • 关于变质岩矿区钻孔倾角设计的探讨

      1966(5).

      摘要 (1061) HTML (189) PDF 209.47 K (2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变质岩矿区,由于经过了多次构造运动和变质作用,岩层倾角往往变得很陡。同时,岩层节理极为发育,岩性软硬不均,软硬互层递变频繁。在这种矿区钻进,如设计钻孔角度,不按地层特点选择确定,就会造成钻孔施工时,发生恶劣的镜曲现象。这种现象,尤其是在采用钢砂作磨料时,更为显著而且常见。

    • 钻孔弯曲规律及其防斜措施

      1966(5).

      摘要 (1011) HTML (193) PDF 220.58 K (2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某矿区属于矽卡岩型的矿床,矿体不规则,岩矿层向南倾,产状较陡,一般为60—85°;岩层软硬不均(4—10级),又破碎,极易造成钻孔弯曲。岩层走向195°左右,勘探线方向正北,钻孔方位弯曲总趋势为北偏东。

    • 100型钻机轻便化半自动化改装

      1966(5).

      摘要 (965) HTML (194) PDF 1.43 M (2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山西100型钻机设备占用场地大,机件比较重,在山区进行钻探,无论搬运、安装都不便。为了实现地质钻探“机械化、自动化和轻便化”的号召,58年以采,通过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结合我院具体情况,边试制、边改进,终于实现了100型钻机轻便化、半自动化的改装。经生产中实际应用,很受工人欢迎。

    • 立柱式提、扶、摆管装置

      1966(5).

      摘要 (1097) HTML (198) PDF 896.44 K (2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钻探新机具的推广,为尽早实现钻探操作机械化配套,我局综合三队钻机工人同志,通过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后,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于1964年年底创制了一套立柱式提、扶、摆管器。经多次改装,去年正式用于生产,据四个完工钻孔(75°斜孔)的不完全统计,共提、扶、摆钻杆6000余

    • 废旧岩心管接头的再生利用

      1966(5).

      摘要 (954) HTML (193) PDF 73.15 K (2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岩心管接头和钻杆接手,在钻进中消耗量是很大的,如何回收利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众所周知,接头与接手不仅用量大,用料多,加工较困难,而且丝扣极易磨损。因此,再生利用和改制再用是值得今后加以研究解决的。

    • DL-34型凿岩机生产试验介绍

      1966(5).

      摘要 (995) HTML (194) PDF 230.72 K (2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省局的指示,1964年9月开始,我们组织了DL-34型凿岩机的生产性试验。到今年6月为止,先后进行了447个台班的试验,共掘进独头平巷330米,台月效率平均69米,单位成本平均136元。经过半年多的摸索,我们初步掌握了这种机器的性能,取得了一些操作维护以及管理上的经验。从实践中,我们体会到DL-34型凿岩机,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点:

    • 关于小竖井工程实现小型机械化的问题

      1966(5).

      摘要 (959) HTML (215) PDF 299.43 K (2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队在某矿区进行详查和初勘。山势不高,交通方便,矿脉多呈水平状分布,控制标高为250—340米。勘探手段选择用50米间距的竖井工程。岩石为玄武玢岩和辉绿岩,中等硬度一般为7—8级。井深30—50米。最大涌水量为1.5吨/小时。去年以前我们就在这个矿区进行工作,当时情况是人工打眼配合部分提升排水机电设备进行。同时还进行了一个月的风钻凿岩试验,结果很不理

    • 快速排烟的几点体会

      1966(5).

      摘要 (963) HTML (179) PDF 1.03 M (2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较深的独头巷道中、通风是快速掘进的重要一环。我们施工的巷道深度为340米开口为斜井深70米,净断面2.7米~2,每米支架棚子,顶扳透水,每个循环炸药消耗3—4公斤。选用设备:柴油发电机二台(50及30瓩),扇风机二台(JBT-51型5.5瓩及D3186型1瓩各一台);使用风管为玻璃纤维导风管、直径300毫米。根据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要提高通风效果,主要关键

    • 钻探砂矿床时改进取样质量

      1966(5).

      摘要 (973) HTML (201) PDF 236.23 K (2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绳索冲击钻进是勘探砂矿床主要方法之一。由于效率高、成本低和可能勘探深部砂矿,绳索冲击钻进工作量逐年增加。这种方法虽然得到推广,但还不能满足勘探工作的质量要求。已计算好的储量往往与开采出的金属数量有很大的误差。

    • 钻粒钻进用双喷水钻具的试验结果

      1966(5).

      摘要 (1024) HTML (200) PDF 247.89 K (2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库兰石英岩矿区维索琴地段是由寒武纪沉积岩和变质岩组成,局部覆盖着第四纪地层。剖面底部有下寒武纪粉砂岩、砂岩和灰质页岩。在砂质页岩层中有Ⅹ-Ⅻ级的薄板状硅质岩。用普通的岩心钻具进行钻粒和金刚石钻进时,由于岩石裂隙强烈和可钻级高,保证不了必要的岩心采取率。因此,在这里使用了BKC-1M型双喷水岩心钻具(见图)。

    • 钻孔技术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1966(5).

      摘要 (964) HTML (174) PDF 165.40 K (2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浅孔钻进技术的发展。改进浅孔钻进方法对民主德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每年钻进约一百万米钻孔,以供勘探褐煤煤田及其排水用。既便是对钻进工艺的改进不明显,也能获得相当大的经济效果。最近,民主德国将开始大规模勘查供工业企业建设所必需的地下水储量。

    • 关于自动平衡器的探讨意见

      1966(5).

      摘要 (1030) HTML (200) PDF 256.95 K (2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郑仕善同志发表于“探工零讯”1965年第5期“КАМ-500型钻机自动平衡器”一文,对野外的钻探技术人员,正确合理使用自动平衡器启发很大。

    • 分水接头Ⅰ-Ⅲ型孔底喷射式钻具

      1966(5).

      摘要 (1054) HTML (176) PDF 197.15 K (2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队根据矿区岩层硬脆碎的特点,在原定型的喷射式反循环钻具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试验,不断改进,取得一定成效。命名为“分水接头Ⅰ-Ⅱ型孔底喷式钻具”,其特点是结构简单、节省钢材和修配时间,拧卸和检查方便,ф91—150毫米的钻具可以互用,钻进性能良好,经久耐用,万一发生事故也易处理等。作如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