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6年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七亿人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七周年

      1966(9).

      摘要 (1103) HTML (191) PDF 219.31 K (2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亲手缔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十七周年了。十七年,在人类历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七亿人口的大国,由一个受尽欺凌、任人宰割的落后国家,一跃而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先进国家,象巨人一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毛泽东思想阳光照耀下的新中国,成为世界革命人民向往的中心。

    • 在毛泽东思想的大路上前进

      1966(9).

      摘要 (993) HTML (188) PDF 234.32 K (2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今年,我们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发展到一个更深入、更广阔的新阶段中,庆祝伟大的国庆节。这是一个最不平凡的节日,这是一个革命精神空前高昂的节日,这是一个最令人欢欣鼓舞的节日。

    • 石膏封孔技术

      1966(9).

      摘要 (1032) HTML (209) PDF 2.22 M (2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65年我们在应城石膏矿勘探中,吸取矿山石膏封固井口的有效经验,采用石膏封孔。通过14个钻孔的实践,不断改进,逐步摸出一套可靠的封孔方法。保证了封孔质量,缩短了封孔时间,封闭一个350米左右的钻孔封孔时间由150台时缩短为40台时。石膏封孔较水泥封孔具有下列优点:

    • 单动双管犁式钻头

      1966(9).

      摘要 (974) HTML (195) PDF 279.52 K (3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前言1965年,我队在煤系地层中钻进均是采用单管见煤,煤层顶板拿不好,许多煤层被打丢打薄,造成钻孔质量低劣。队党委对这一问题引起了重视,及时组织大家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并提出了保证质量的两个百分之百的号召。即钻孔合格率达到100%,可

    • 移管装置

      1966(9).

      摘要 (1021) HTML (201) PDF 277.09 K (2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队从1965年6月起在不断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我队实际情况开始试搞塔上无人,在推广安徽式联动移管器的同时,进行了不断改进,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于65年8月试成适合于斜孔的一套简易塔上无人装置(对于直孔同样适用)。因此,在我队所开动的5台XB—500型钻机从65年9月起就全部实现了塔上无人和三人操作(即3人上班,机台只配备12名钻工,包括小轮休在内)。近半年来的生产使用证明这套装置动作灵活,安装轻便,加工简单,很受广大工人同志的欢迎。

    • 安徽二型联动移管器

      1966(9).

      摘要 (971) HTML (184) PDF 327.84 K (2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前言在安徽式联动移管器的基础上,根据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着重解决了平行作业问题,缩短了辅助时间;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移管器的为关动程度。试制成功二型联动移管器。经八个多月生产性试验,完成863米孔深。证明效果良好。为了即时交流经验,作如下介绍。

    • Xu-300型钻机升降工序机械化

      1966(9).

      摘要 (1136) HTML (194) PDF 138.45 K (2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解决Xu-300型钻机在孔斜孔升降工序机械化的前提是:柴油机为动力,辽宁式拧管机,胶箍钻杆立根,塔上无人,不改动钻机。这都是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如果要重新制作适合油压式钻机的经久耐用的拧管机而废弃已经定型的拧管机,是不会造的,不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下面介绍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经验:

    • 用元钢加工主动钻杆的工艺

      1966(9).

      摘要 (986) HTML (199) PDF 138.67 K (2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公司各队根据XB-500型钻机推行的革新机具结构,经仿造设计,使XB-300型钻机也全部配上了手轮加压器和大眼卡盘等新机具。

    • TK-25型内燃凿岩机在坑道中的应用

      1966(9).

      摘要 (932) HTML (199) PDF 2.33 M (2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队经过“四清”运动,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发扬了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种种的困难;同时,学习了浙江第三地质队的经验;并经过三结合的方法,在局大力支持与队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终于实现了坑探工作小型机械化。从而提高了掘进效率,改善了操作条件,减轻了体力劳动,适应了地质普查工作发展的需

    • 钻眼灌注法安装机座

      1966(9).

      摘要 (1016) HTML (211) PDF 63.69 K (2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安装柴油机等动力设备的地点都是坚硬岩层,敷设基枕木很困难肘,我们采用了一种简便的“钻眼灌注”法,其施工程序如下:(图1)

    • 槽探机械化除土工具简介

      1966(9).

      摘要 (1117) HTML (204) PDF 747.39 K (3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挖槽除土是槽探工程施工中消耗体力最大的两道工序。在未推广抛掷爆破和完成除土工具的机械化或半机械化以前,槽探工程的挖槽、除荒均靠人力挖掘和挑、背运送。一个槽探组得配备4~5人才能完成各道工序。尤其在深、长、平的槽中施工,除荒距离较远、较高,工人的劳动更为繁重。因此,如何实现挖槽除土的机械化。摆脱笨重的体力劳动,早已成为广大槽探工人的迫切要求。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七周年庆祝大会上林彪同志的讲话

      1966(9).

      摘要 (1260) HTML (190) PDF 143.85 K (2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华社一日讯 林彪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七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全文如下: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七周年的伟大节日。我代表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代表党中央,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向全国的工农兵,向全国的革命师生,向革命的红工兵和其他战斗的青少年组织,向全国各民族的革命人民,向全国的革命干部,致最热烈的敬礼!向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