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9年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地质钻探三十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

      1979(5):1-8.

      摘要 (825) HTML (151) PDF 3.76 M (2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周年喜庆日子到来了,我们怀着极其兴奋、激动和欣喜的心情,迎接这个光辉的节日。三十年来,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方针指引下,经过全体职工的努力,钻探工程随着地质勘探工作在全国范围各个领域中大规模展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钻探工程已成为综合地质勘探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之一,已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技术学科。

    • 丰硕的成果 飞跃的发展

      1979(5):8-12.

      摘要 (884) HTML (179) PDF 386.32 K (3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整个地质工作中,探矿工程所占人员最多,投资最大,施工时间最长。探矿工程效率的提高和质量的改善,主要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和组织管理工作,即采用先进的探矿技术和不断完善施工方法。

    • 加速科研步伐,为四化贡献力量

      1979(5):12-16.

      摘要 (1042) HTML (176) PDF 455.22 K (3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所是在我国第一个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迎着工农业和地质工作发展的需要于1957年建立的。二十多年来做出了一定成绩,走过了从模仿到创新,从创新到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发展过程。本来,从一九五七年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勘探技术研究工作的初步基础已经建立起来,顺利发展下去,工作可以取得更大成绩,由于林彪、“四人帮”对全国科研机构大砍大杀,我所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基地被拆毁,全体职工被下放,一切前功尽弃。一九七二年,我所科技人员在没有试制、试验条件情况下,长年累月,分别到全国各地有关工厂、队从事科研工作,后来逐步扩大

    • 努力发展探矿工程教育事业

      1979(5):17-19.

      摘要 (902) HTML (164) PDF 275.01 K (3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建立已经三十年了,这是不平凡的三十年!在这三十年中,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把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今昔相比,这确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 坑探机械化及掘进技术的发展

      1979(5):20-24.

      摘要 (933) HTML (178) PDF 457.64 K (2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坑探是地质普查勘探中常用的手段之一,主要用以揭露矿体和围岩,了解矿体产状、矿化现象和有关地质构造的规律等。由于坑探工程能使地质调查研究人员亲历矿体或围岩内部,进行直接观察与研究;根据矿体产状变化的规律,追随矿体向任意方向掘进,不受限制地采集所需样品等,因此,往往使用不多的坑探工作量,就能取得较多的地质成果。特别是对于分散、稀有和有色金属矿的勘探,坑探工程更是行之有效的主要手段之一。

    • 辽宁探矿技术发展三十年

      1979(5):25-27.

      摘要 (850) HTML (140) PDF 258.43 K (3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举国上下共同欢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的时候,回顾一下三十年来的历程,是很有意义的。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正在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我们辽宁局的探矿工作和其他单位一样,是有了很大发展的。建国初期开始创业,白手起家,到现在已经发展为一支基本上适应地质勘探工作需要的具有较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的探矿力量。三十年来,为寻找地下宝藏,探明矿产资源,取得地质资料,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 勇攀高峰的青年女子机台——六○二机是怎样突破年进万米的?

      1979(5):27-29.

      摘要 (1097) HTML (169) PDF 259.62 K (3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队六○二青年女子机台是多年来的先进集体,由21名同志组成,其中4名男同志,17名青年女钻工。76年开始使用金刚石钻进。77年台年进尺6188米,创造了我局最好水平,被命名为“勇攀高峰的青年女子机台”。78年她们在省局第三次工业学大庆会上又提出了:“月超千,年破万”的战斗口号!在党的关怀和领导下,有关单位大力支持,全机人员解放思想,团结战斗,坚持科学打钻,仅用十个月就突破了万米关,台年进尺10,184米。全年施工二十四个孔,全部合格,其中优质孔十八个。每米成本28.72元,为国家节约资金21万余元。

    • 坚持试验使用坑探机械的七年

      1979(5):29-31.

      摘要 (887) HTML (174) PDF 277.01 K (2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坑探工程是地质勘探的重要手段,对于直接索取地质资料,加快勘探步伐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过去我队也和其他单位一样,生产十分落后,除凿岩一项是机械操作外,其余工序全是笨重的体力劳动,劳动强度大,人员占的多,工作效率低,尽管同志们以忘我的劳动精神大干,掌子面人工效率始终停留在0.1米左右,远远不能适应地质事业发展的需要。

    • 机掘坑探专业化管理的情况

      1979(5):32-33,16.

      摘要 (936) HTML (194) PDF 277.83 K (3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队是黑龙江省第一支机掘坑探专业队。一九七六年筹建,根据生产需要下设机掘分队,现有职工一百二十五人。其中大队领导三人,坑探付主任工程师一人,工程师一人,机械技术员一人,安全技术员一人,九十五名工人,其他为行政管理和服务人员。我队是省局统一调动,专门承担我局各综合地质队机掘坑探工程任务的专业队。从建队以来,每年都分别在两个矿区投入生产,施工的头一年完成斜井50米,台月效率为84.7米,比计划提高34%;井下平巷114米,台月效率为150米,比计划提高24%。在另一个矿区完成平巷500余米,台月效率为130米

    • 探矿工程三十年大事记(初稿)

      1979(5):34-40.

      摘要 (864) HTML (174) PDF 0.00 Byte (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新中国的诞生使地质探矿事业获得了新生,从此我国探矿工程工作进入了创建阶段。刚解放时,由旧政权接受过来的只有十四台钻机,全国仅有二百多名地质人员,连同其它职工总共八百人。旧中国近半个世纪钻探总进尺仅17万米。十二月三十日,毛主席在莫斯科接见我留苏学生时题词:“开发矿业”。这一号召一直激励着广大地质探矿职工奋勇向前!

    • 总结经验 巩固提高——促进小口径钻探继续发展

      1979(5):41-43.

      摘要 (1090) HTML (200) PDF 269.35 K (4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质系统小口径钻探技术经验交流会在党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指导下,以巩固、提高小口径钻探技术水平为主题,重点交流了江西赣东北队、湖北一队、贵州一○三队等单位管好、用好金刚石钻头的经验。同时,也交流了小口径钻探技术配套、小口径钻孔防斜以及复杂地层护孔堵漏等方面的经验。会议通过现场参观、分组讨论和专题坐谈,回顾了一九七七年三月桂林会议以来,小口径钻探的发展情况,肯定了成绩,总结了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措施意见。同志们普遍反映,这次会议开得及时,针对性强,经验具体,切合实际,很

    • 金刚石钻探的现状及展望

      1979(5):44-49.

      摘要 (988) HTML (170) PDF 2.44 M (3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钻探始于凿井、汲卤,发展至今已应用于地质、冶金、煤炭、石油、建材、农业等部门的勘探和开发矿产资源,也应用于国防、水电、铁道、邮电、建筑、地震、海洋等部门的多种工程。目前更多的钻探方法在发展(如各类冲击迴转钻进、反循环钻进、震动钻、螺杆钻、柔杆钻等),金刚石钻探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各类钻探方法中,金刚石钻探在国外目前仍占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其一,有些新方法虽然效率高,但成熟程度不及金刚石钻探,配套水平不高,设备价格高;其二,是别的方法钻进千米以上的深孔远不及金刚石钻进。金刚石钻探仍然是地质工作现代化的组

    • 关于打滑地层金刚石钻进的若干问题

      1979(5):50-56.

      摘要 (1058) HTML (191) PDF 2.60 M (3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问题的提出我国金刚石钻进是从六十年代初开始的,由全国几台钻机发展到目前地质系统就开动500台以上;由用天然表镶钻头发展到目前大量采用天然和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各地在开始采用金刚石钻进时,一般都选择条件比较好的地层,以便取得经验,进而推广。以往研究成功的63~#钻头胎体配方在大部分中硬一硬地层中能够适应并获得优良效果,因而在全国普遍采用,但随着金刚石钻进的发展,遇到地层类型越来越多、条件越来越复杂,较单一的胎体配方和少数的钻头品种已远远不适应金刚石钻进发展要求。要打开金刚石钻进的新局面,就必须解决“拦路

    • 高温蒸汽地热田钻井与成井主要技术问题

      1979(5):57-63.

      摘要 (856) HTML (169) PDF 538.92 K (3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热能作为一种蕴藏量大而污染少的新能源,正日益受到重视。地热利用的主要方面,是直接利用地下喷出的高温蒸汽,推动蒸汽轮机发电。这种蒸汽,温度可为100—300℃,单井发电量可达数百至二十余万千瓦。

    • 内燃机废气净化基本知识讲座

      1979(5):64-66.

      摘要 (1023) HTML (168) PDF 271.36 K (3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以来,采掘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柴油机为动力的无轨设备在国外矿山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如瑞典、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井下使用的无轨设备已达到60—80%,而且日益增加。无轨采矿较有轨采矿效率提高1—5倍,每吨矿石成本降低25.7%,劳动力节约83—88%,设备减少一半,投资减少42%,建矿周期缩短一半。无轨设备的优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 ZH10型全自动海底取芯钻机

      1979(5):67-70.

      摘要 (1130) HTML (196) PDF 2.85 M (2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海洋调查工作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在南海以及黄海也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海洋地质调查活动,为适应这一情况,近年来,我们在无锡钻探工具厂及一机部有关单位共同协作下,研究设计制造了两种遥控海底取芯钻机,经过一系列陆地和水下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中一种即ZH10型全自动海底取芯钻机简介如下。

    • JZC-1型钻进参数仪表

      1979(5):71-73.

      摘要 (1069) HTML (172) PDF 1020.59 K (3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总述JZC-1型钻进参数仪表(简称钻参仪),是北京地质仪器厂、北京局102地质队和武汉地质学院共同研制的,为配合地质勘探中深孔油压钻机应用的钻进参数仪表。JZC-1型钻参仪是数字显示自动化电子仪表,实行多参数综合测量。它可测量钻压、泵压和转数三项钻进参数。同时设有过泵压和过电流自动报警系统。配合涡轮测漏探头,亦可做测漏仪使用。

    • 新型两脚钻塔

      1979(5):74-75,31.

      摘要 (1041) HTML (188) PDF 247.93 K (3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钻探施工轻便化,实现立放钻塔机械化,达到快速搬迁、快速安装的目的,我队曾设计和试制了四种轻便钻塔。通过试验改进,认为新型两脚钻塔最为理想。到目前共加工九部,并都在生产中正常使用。新型两脚钻塔可与北京800型、600型、500型、200型等转盘钻机配套使用。用这种钻塔打过40米浅孔和600米的深孔,在处理孔内事故强力起拔时,从未发生过变形。

    • Jd型变量泵

      1979(5):76-76,73.

      摘要 (908) HTML (180) PDF 755.58 K (2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适应金刚石钻探的需要,取消水泵的三通节门,避免钻进中泵量在泵压过大时从三通节门流失的弊病,我队机修工人和技术人员利用现用WX-125/60水泵(即WX-200型泵改小缸套型),加变速箱改装成功Jd型变量泵。从七八年三月试用于JU-1000型钻机,效果很好,很受工人欢迎。到七八年底,全队六台JU-1000型钻机已全部用上了Jd型变量泵,现将该泵介绍如下:

    • 试用超早强水泥进行护孔堵漏

      1979(5):77-79.

      摘要 (974) HTML (183) PDF 1.64 M (3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金山张堰矿区的地层构造复杂,断层纵横交错,岩性蚀变强烈,裂隙、节理十分发育,钻进时孔壁极不稳定,经常出现掉块、活石,以至长井段坍塌。断层带冲洗液大量漏失,且时漏时涌,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有些孔径多种方法处理无效,被迫提前终孔,钻探质量满足不了地质要求。

    • 环氧树脂粘结套管丝扣

      1979(5):80-80.

      摘要 (993) HTML (192) PDF 83.90 K (3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环氧树脂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粘合剂,对金属与金属之间粘结有较好的粘合性质,粘合强度也较高。近几年来我队钻探施工地区都在平原田地,由于覆盖层厚(浮土),平均在100米以下,浮土与基岩之间有破碎带,伴有漏水现象,因而在施工中常用套管护壁,由于浮土膨胀及流砂层的影响,上部套管被包住,下部破碎带又超径,经常发生套管脱扣事故,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我们曾经采用下双层套管或电焊,虽能解决一些问题,但起拔套管也有一定困难。后来我们选用环氧树脂作为套管丝扣的粘结剂,在生产中进行试验,经过四孔试验,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