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7年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推广当代钻探五大技术 为祖国再立新功——为祝贺《探矿工程》创刊30周年而作

      1987(5):4-6,31.

      摘要 (1177) HTML (189) PDF 2.24 M (2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矿工程》刊物已迎来了她的30周年纪念日。在这30年的岁月里,她同样经历了风雨飘摇和坎坷不平的道路,但是她并没有被困难所压倒,而是像一棵劲松,挺拔屹立在钻探、坑探、探矿机械、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的第一线,按照党的方针宣扬探矿工程科学新知,交流先进经验,对我国探矿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个喜庆日子里,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探矿界的各位老、新领导、挂靠单位——勘探技术研究所和编辑部的全体同志,是他(她)们用汗水浇灌了这枝瑰丽的花朵,理应受到全体探矿工作者的深情感激和尊重。特为下文以示庆祝。

    • 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1987(5):7-8.

      摘要 (973) HTML (177) PDF 179.02 K (3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矿工程》杂志创刊已30年了。30年来它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它走上了更加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该刊物为我国探矿工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宣传了科学知识,传播了先进技术,沟通了信息,对探矿工程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工作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探矿工程》已成为全国20万探矿职工喜爱的刊物,它是记载我国30年来探矿工程技术发展的宝贵文献。

    • 多品种的金刚石钻头的发展

      1987(5):8-11.

      摘要 (1079) HTML (193) PDF 353.83 K (3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钻进工业的技术发展和竞争,促使从事钻探工作的厂商和技术人员致力于钻进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探讨和研究,使得近代的钻探设备日臻完善,推广应用多工艺的钻进方法。如:潜孔式、液动式、气动式冲击回转,双管和多管反循环钻进,无岩心钻进等工艺在钻进工业上取到了卓有成效的经济效益,其中作为钻进技术中的主要工艺金刚石钻进,发展得更为迅速,其技术水平向更高阶段迈进。当前高技术水平金刚石钻进工艺,主要包括:长行程钻机,绳索取心钻具,定向钻进及孔内测试仪器和其他配套技术的使用,尤其是含金刚石的超硬材料的出现和金刚石钻头

    • 浅谈水域钻探技术的发展应用前景

      1987(5):11-15.

      摘要 (1088) HTML (180) PDF 431.06 K (3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球表面被水域覆益的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0%强。海洋水量据估计为13.7亿km~3,面积3.61亿km~2。海洋占整个水界98.8%,其余部分为冰(1.2%)、河水及湖水(0.002%)和大气(0.0008%)。到目前为止,尽管世界人类仍以陆地为主要栖息场所,但是水域—含江、河、湖泊和海洋,对人类和万物的生存与发展却绝不可少,无不与水域相关,无不以水为命脉。灌溉大地,哺育生灵,渔盐之利,舟楫之便……亘古以来,人类就依赖水域生产、生存和互相交往,并不断开发利用水域,促进了人类演化与物质文明。近二、三十年来,

    • 搞活经营 促进探矿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987(5):15-18.

      摘要 (1019) HTML (188) PDF 361.37 K (3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全国探矿工程界和全国其它各行各业一样,正面临一场巨大的改革。这场改革的发展战略,是要以片面追求数量、速度,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由过去行政干预过多、统得过死的僵化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从封闭和半封闭的经济社会,向开放型的经济社会转变。这场改革的深度与广度空前,涉及到各行各业,涉及到探矿工程界,也涉及到每一个探矿工作者,是一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极其深刻的革命。新时期的探矿事业如何适应这种转变,已经成为探矿工程界人士必须认真思考,严肃对待的问题。我们要勇敢地投身到这一改革洪流中

    • 探矿工程技术开发型研究所深化改革之我见

      1987(5):18-19.

      摘要 (959) HTML (185) PDF 650.92 K (3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质矿产部将从事探矿工程技术研究的几个所定为技术开发型研究所,并规定这种类型的“研究所、室通过与企业的横向联合,依靠技术市场,逐步推行有偿合同制或直接由科研——生产联合体提供科研经费,争取在‘七五’末期达到大部分科研经费自给”。实现这一目标的出路何在?结论只有一个:深化改革,开拓前进。今年1月20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及“关于推进科研设计单位进入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规定”。以上“两个规定”,为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现结合探矿工程技术开发型研究所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看法。

    • 钻探岩石分级方法的回顾和建议

      1987(5):20-22.

      摘要 (1064) HTML (194) PDF 250.29 K (3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回顾探矿工程发展的历史,最早提出工程技术方面岩石分级表的当推苏联M.M.普罗托吉可诺夫(Протдъяконов)教授,时间为1926年。他第一次提出以“岩石坚固性系数”分级,这就是根据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岩石分级的开端。1927年,B.F.蒂尔森(Tillson)在美国采矿工程学会哥伦比亚大学会议上提出了“可钻性”术语。E.D.加登纳(Gardner)赞成应用这个术语,同时指出:岩石的硬度和韧性与实际的钻进速度没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测定钻进速度的唯一可靠方法就是实际钻进试验。这就是根据实际测定岩石的“可钻

    • 试论我国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方向

      1987(5):22-24.

      摘要 (1074) HTML (186) PDF 1.18 M (3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行业,主要为工程建设的规划选址、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监测、工程建成后的竣工验收和安全检验以及环境的监测、保护与治理等全过程提供地形、工程地质及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等成果资料。勘察工作的性质是认识自然并为改造自然服务,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应用性,是兼有科研和生产双重特征的综合性技术行业。勘察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成本、周期和工程建成后的安全生产和运营。对保证建设方案及其实施的经济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工程勘察是根据自身各专业的相关性与配套性建立起来的一个行

    • 地质系统安全卫生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1987(5):24-26.

      摘要 (995) HTML (188) PDF 1.05 M (3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地质系统开展安全卫生技术工作30多年来的历程,是一个“三起”、“两落”的过程。所谓“三起”,即:(1)地质部成立后的初期阶段,即第一个五年计划阶段;(2)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阶段。所谓“两落”,即“大跃进”和“文革”两个时期。“三起”、“两落”的显著标志,就在于各个时期的人身事故发作次数的急剧降、升。

    • 岩金钻探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1987(5):27-30.

      摘要 (982) HTML (181) PDF 367.03 K (3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概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黄金的国家之一。早在秦汉时代,陕西等地就有采掘黄金的记载,到清代光绪年间,我国产金量已达43.2万两,为世界黄金产量的7%,居世界第五位。建国以后国家对黄金生产愈来愈重视,金矿资源的勘查也日益提到重要位置上来。我国黄金地质工作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7年,是金矿地质起步时期,只做了一些初步勘查工作,探明储量很少;第二阶段1958—1975年,是发展前进和倒退交织的时期,1962年探矿队伍在胶东半岛上钻、1964年十多台钻机在小秦岭勘查金矿,短短几年取得了很大

    • 湖南省钻探工程事业的发展

      1987(5):30-31.

      摘要 (920) HTML (176) PDF 190.80 K (3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中国诞生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地质矿产事业的发展。矿产勘探大多是通过钻探工程来实现的。因此,本文主要是对湖南钻探工程事业的发展过程,作一回顾,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看法。

    • 岩土加固技术的发展与组成

      1987(5):32-34.

      摘要 (945) HTML (168) PDF 269.39 K (3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矿工程》创刊30年来,为我国钻探、坑探和勘机等技术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藉此回顾与展望探矿工程发展之机,就发展岩土加固技术及工程的问题谈些情况和看法、以供探讨。岩土加固技术的发展岩土加固技术是提高岩土工程稳定性的一项专门技术,广泛应用于矿山采掘、铁道公路、水电堤坝、地下工程及地表建筑基础等岩土工程。近代,随着大型隧硐、高层建筑的兴起,加固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1.动压注浆加固技术

    • 吉林省的金刚石钻探

      1987(5):34-35,49.

      摘要 (1013) HTML (198) PDF 265.60 K (2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局在部、局有关部门热情支持与协助下,金刚石钻探从1974年下半年开始试验至现在已经13年了,累计完成工作量642227m,占固体矿产钻探的53.89%,开动台数仅占固体矿产钻探的49.35%,从1982年起已基本实现固体矿产钻探金刚石小口径化,台月效率471m,较固体矿产合金、钢粒钻探(大口径,下同)317m提高48.6%,台年进尺2414m,较固体合金、钢粒钻探1683m提高43.4%。实践充分证明,由于采用金刚石钻探,则钻速提高约50%,相对缩短地质勘探周期50%左右,优质孔率提高17.9%,钻头进

    • 河南省岩金类型及钻探施工技术方法

      1987(5):36-39.

      摘要 (1133) HTML (194) PDF 3.07 M (3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原大地蕴藏着丰富的贵金属资源。早在汉代和北魏,就有采金的传说和记载,明朝中期在豫西采掘黄金已进入兴盛时期,古采老洞遗迹到处可见。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中期,地质工作者开始进入豫西山区进行地质调查,发现了含金量6—50g/t的金矿脉。1964年对小秦岭金矿成矿带开展了大面积普查找矿。1966~1969年,大量钻机和坑探工程进入小秦岭。1976年以后,相继在伏牛、桐柏和大别山脉发现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矿产地多处,使河南用于金矿的钻探工作量逐年增长,到“六五”后期,年完成进尺已占总工作量的35~41%。目前

    • 开发钻探技术多功能 扩大对外服务领域

      1987(5):39-40,26.

      摘要 (920) HTML (201) PDF 1.86 M (3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后,地矿部门体制改革的第一步,主要是简政放权,开拓地质市场,全面实行项目管理,发展多种经营,以达到搞活地质工作单位的目的。而在开辟地质市场、发展多种经营、吸收社会资金、扩大对外服务领域中,探矿工程部门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江苏地矿局

    • 坑探工作现状和对今后机械化作业的几点意见

      1987(5):41-44.

      摘要 (1034) HTML (183) PDF 1.55 M (3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坑探工作高度分散,这给组织生产和施工条件都带来一定的困难。虽然客观上存在着这些不利因素,但在全体坑探职工共同努力下在加强我国矿物原料基地的事业中,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顺利地完成了坑探工作任务。几年来我部完成的坑探工作量如表1。

    • 受控定向钻探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推广应用

      1987(5):44-45.

      摘要 (1023) HTML (189) PDF 362.53 K (3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受控定向钻探技术复杂,难度高。特别地质钻孔口径小,更增加了技术难度。与地质钻探普通钻孔施工的钻进技术相比,受控定向孔施工时钻进技术的复杂和难度,主要表现在:1.受控定向孔是以准确到达设计靶点和靶区作为钻孔施工的目标和地质见矿精度要求(普通钻孔是以每百米孔深的弯曲度限制指标作为地质见矿精度要求);2.孔内分枝受控定向孔是从条件困难的孔内分枝施工,而不是从地面分枝施工;3.受控定向孔孔身空间形态有弯曲率显著变化的孔段。即受控定向孔施工时,进行人工定向弯曲,是必须采取的技术工艺。实现定向孔的可控,必须有可靠,高

    • 坑道岩心钻探钻具发展方向

      1987(5):45-47.

      摘要 (967) HTML (157) PDF 269.52 K (3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造金刚石钻进技术首先在我国矿山坑内钻探中试验成功,并于1975年由四部一局在湖南锡矿山对该技术进行了鉴定。从此,坑内金刚石钻探得到了很大发展,仅有色矿山系统,坑内钻探年工作量就由1970年的5万m增至现在的20多万m,锡矿山矿务局每年坑探的工作量由过去占掘进总量的50%(5000m)下降至18%左右,云南老厂矿每年坑内钻探量达几万m,“以钻代坑”取得了很大成绩,它节约了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大大加快了矿山勘探速度,以及为矿山地压、探水、探险等安全工作作出了贡献。目前,我

    • 提高钻探施工人员的素质变钻探新技术为生产力

      1987(5):48-48.

      摘要 (1006) HTML (180) PDF 94.48 K (3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矿工程》杂志创刊30年来,为发展我国的探矿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值此之际,特致祝贺,并撰此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已为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认识,因此,80年代以来,钻探新技术有了飞跃的发展,重视了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向科学技术要质量、要效率、要效益。如钻探技术已从金刚石小口径过渡到绳索取心钻进、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气举反循环等多样化钻探技术的时代。

    • 祝贺与希望

      1987(5):49-49.

      摘要 (931) HTML (170) PDF 92.78 K (3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到今年10月,我们的《探矿工程》杂志已经创刊30周年了!30年来,它伴随我国的探矿工作者“南征北战”,为我国的探矿与勘察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一名探矿工程界的老兵,我受益于它30年,亲眼看到了它奉献给国家的一切,我从它上面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得取了丰富的营养。在庆祝杂志诞生30周年的日子里,我衷心地表示对它的钦佩和祝贺!

    • 湿式风动潜孔锤大口径钻进施工法(MACH施工法)

      1987(5):50-55.

      摘要 (914) HTML (167) PDF 2.37 M (3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作者日本利根钻探公司副岛寅二郎先生,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用于硬岩和大漂石、卵砾石层的潜孔锤冲击碎岩、泥浆(清水)循环排碴的最有效的大口径钻孔(250mm~1500mm)施工方法。副岛先生作为本刊的读者撰此文表示祝贺本刊创刊30周年。

    • 在钻孔条件下试验金刚石切削具

      1987(5):55-57.

      摘要 (954) HTML (183) PDF 232.72 K (3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作者U.Deutsch先生系联邦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深钻和采油技术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今年6月应本刊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地质教育中心李世忠教授邀请来华讲学,介绍了联邦德国深孔水平钻进、岩石破碎研究和将在联邦德国实施14000m超深孔的技术准备等情况。并访问了勘探技术研究所、探矿工程研究所和长春地质学院等单位。作者应本刊编辑部邀请为纪念本刊创刊30周年而热心撰写此文。

    • 岩石破碎度计算方法及破碎岩层分级探讨

      1987(5):57-60.

      摘要 (2398) HTML (161) PDF 257.29 K (5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钻探设计与施工中,岩石破碎度是选择钻井液类型,确定钻孔护壁方法的重要依据,也是确定钻孔结构、选择钻进方法、钻头类型和钻进参数的依据。岩石破碎度强烈的岩层容易发生坍塌,致使无法正常钻进,甚至造成孔内事故。因此,对岩石破碎度的研究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当前,国内外对岩石破碎度的描述,仅有作岩石破碎、较破碎……那样定性描述,而尚无对岩石破碎度作数值上(0.1,0.2……0.9,1)定量描述。岩石破碎度的定量描述将对评价岩层稳定性,选择护孔方

    • GJD-1500型工程施工钻机

      1987(5):61-63.

      摘要 (1352) HTML (197) PDF 895.81 K (3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概述GJD-1500型钻机是动力头式回转、冲击反循环钻机。由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和地矿部张家口探矿机械厂共同研制。1983年初,国家经委和地矿部下达研制任务。研制组提交设计方案后,在1983年9月和1984年2月,由地矿部科学技术司和地矿部探矿工程装备工业公司主持,召开了两次地矿部内外十多个单位参加的方案审定会,并通过方案审定会纪要。1985年7月试制出样机、钻具和配套的泥浆循环净化系统。1985年11月—1986年1月,广东省公路工程处第一工程队,在广东省番禺县珠江下游洛溪大桥五号墩

    • 套管(岩心管)自动卡捞器

      1987(5):64-64.

      摘要 (1010) HTML (190) PDF 589.05 K (3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起拔套管或打捞脱断岩心管是钻探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和工艺措施之一。为解决这个问题,我队研制一种新型的打捞工具,命名为“套管(岩心管)自动卡捞器”。第一套是φ146/φ127mm。由队机修厂自行加工。现将结构及其使用方法等介绍如下:

    • 废钻塔的改制

      1987(5):封3-封3.

      摘要 (842) HTML (188) PDF 74.43 K (3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队使用的S18G型钻塔,由于经过长年的使用,历年来都有部分钻塔损坏报废。这些报废钻塔,逐年越积越多,占据库房;而钻机施工砂钻、工程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