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48卷第9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极地钻探专题
    • 中国南极昆仑站深冰芯科学钻探工程进展

      2021, 48(9):1-8. DOI: 10.12143/j.ztgc.2021.09.001

      摘要 (1015) HTML (997) PDF 5.70 M (6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于2012年1月在南极Dome A区域正式开展实施了南极昆仑站深冰芯科学钻探工程,截至2021年,钻孔深度已达803.54 m。该工程是我国第一个深冰芯钻探工程,也是国际上第一个在Dome A地区开展的深冰芯钻探项目。本文介绍了昆仑站深冰芯科学钻探工程实施的整体情况,对过去近10年的钻探活动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后续的深冰芯钻探工作提供理论和经验指导。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美国极地钻探科学目标分析与钻探技术进展

      2021, 48(9):9-24. DOI: 10.12143/j.ztgc.2021.09.002

      摘要 (788) HTML (909) PDF 7.08 M (6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极地钻探是获取极地冰层或冰下环境样品和在极地冰层或冰下布放科学观测仪器的最直接方法,是开展极地科学研究的必要技术手段。美国是开展极地钻探较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极地钻探强国。相比美国,我国极地钻探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美国冰钻委员会长期科学规划2021-2031》为基础,结合其官方网站和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了美国极地钻探科学目标和极地钻探技术现状,并简要介绍了过去10年美国极地钻探的现场工作情况及其在未来3年的工作计划,以期为我国极地钻探发展提供参考。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基于压力烧结法的小尺寸人工冰样制备工艺研究

      2021, 48(9):25-33. DOI: 10.12143/j.ztgc.2021.09.003

      摘要 (567) HTML (1027) PDF 2.81 M (5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小尺寸人工冰样主要用于冰的力学特性研究,具有制备程序简单、周期短、成本低、不受季节和地域限制等优点。本文在-3.5~-17.3 ℃温度和10~100 MPa压力条件下开展了雪压力烧结实验研究,采用压力烧结法制备了小尺寸人工冰样,其结果揭示了烧结应力和烧结时间对雪压力烧结过程中的密度演化和冰样最终烧结密度的影响,得出使用压力烧结法来制备冰样时可以选择长时间、低应力、近融点温度或短时间、高应力、低温度的条件,来制备密度为0.917 g/cm3的人工冰样。实验结果验证了压力烧结法制备人工冰样的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为冰力学特性实验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小尺寸人工冰样制备工艺。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南极东方站深冰层及冰下湖钻探技术

      2021, 48(9):34-45. DOI: 10.12143/j.ztgc.2021.09.004

      摘要 (599) HTML (1083) PDF 4.42 M (6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1970年至今,前苏联和俄罗斯在南极东方站持续进行了近50年的冰层钻探活动,先后攻克了包含粒雪层、冰层、冰岩夹层和湖水冻结冰的复杂冰层钻进难题,逐渐形成了一套集热融取芯钻探、电动机械取芯钻探和分支孔钻探等为一体的深冰芯钻探技术。创造了冰层最深干孔钻进深度记录(952.4 m)、最深热融取芯钻进记录(2755 m)、最深冰芯钻探记录(3769.3 m),累计进尺达13000 m,并获取了总长超46 m的含湖水冻结冰样品的冰芯。东方站的钻探活动对极地冰层钻探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引领作用,同时积累了宝贵的深冰钻探经验。通过对东方站深冰钻探技术的系统梳理,将为我国正在实施的深冰芯钻探和即将开启的冰下湖科学钻探提供重要的借鉴。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能源资源钻采
    • 哈萨克斯坦科扎萨伊油田优快钻井技术

      2021, 48(9):46-53. DOI: 10.12143/j.ztgc.2021.09.005

      摘要 (664) HTML (637) PDF 2.80 M (4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哈萨克斯坦科扎萨伊油田钻井地质环境复杂,储层位于盐下,钻遇的地层层系多,地层性质差异大,具多套压力系统。钻井过程中发生地层漏失、坍塌、掉块及盐膏层蠕变等复杂情况,严重影响了钻井时效和钻井安全。针对这些技术难题,开展了油田井身结构、井身质量、提速潜力、高效钻头等分析与优化,提出了预弯曲钻具高倾角地层井斜控制技术、混合钻头减震提速技术,以及PDC-孕镶块复合钻头高研磨性地层提速技术。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平均机械钻速提高50%以上,钻井周期缩短28%。

      • 0+1
      • 1+1
      • 2+1
      • 3+1
      • 4+1
    • 川西海相破碎地层防塌钻井液技术研究及应用

      2021, 48(9):54-63. DOI: 10.12143/j.ztgc.2021.09.006

      摘要 (640) HTML (443) PDF 3.62 M (6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川西海相破碎地层的复杂情况制约了川西海相气田开发的进程,且目前针对海相灰岩及白云岩为主的破碎地层的垮塌没有相关论述或研究,为此开展针对川西海相雷口坡组破碎地层的防塌钻井液体系技术研究就非常必要。本文从川西雷口坡组海相地层特性研究出发,在原有抗温防塌钻井液体系配方优化的基础上,引入成膜剂,形成了川西海相破碎地层防塌钻井液体系技术,并对该体系各项性能进行了评价,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延安东部气田成膜防塌钻井液体系优选和应用

      2021, 48(9):64-70. DOI: 10.12143/j.ztgc.2021.09.007

      摘要 (531) HTML (847) PDF 768.64 K (5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延安东部气田石千峰组、石盒子组和山西组具有强硬脆性、地层裂缝发育、泥岩泥质含量高,在钻进过程中常发生井塌、井漏现象,使得钻井成本大大增加。通过对延安东部气田上古生界地层特性、井壁失稳机理和储层特性等因素分析,开展了具有强抑制、强封堵的成膜钻井液体系研究。通过筛选降滤失剂RHPT-1及成膜剂CMJ-2,确定成膜钻井液配方并完成了体系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润滑系数0.0659、岩屑滚动回收率95.94%、16 h线性膨胀率8.18%,表现出了较好的润滑性和抑制性。抗粘土污染3%、抗盐7%、抗钙2%,100 ℃热滚钻井液性能保持稳定,具有很好的抗污染和热稳定性能。现场3口水平井的应用中,有效地解决了延安东部气田上古生界地层井壁易失稳的技术难题。

      • 0+1
      • 1+1
      • 2+1
    • >地质钻探
    • 煤田绳索取心钻探应建立新的行业钻探体系

      2021, 48(9):71-80. DOI: 10.12143/j.ztgc.2021.09.008

      摘要 (730) HTML (586) PDF 617.24 K (6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煤炭仍然是世界主要能源资料,煤田地质勘探必将向深部发展,绳索取心钻探技术是深部钻探优质高效的首选方法。目前煤田绳索取心钻探技术未能全面采用,存在若干不适应煤田地层的技术问题,但都能采取措施解决。煤田地质钻探钻遇地层普遍存在水敏现象,导致泥浆含砂、含泥量过高使性能变坏。煤田绳索取心钻探还存在与“水敏”、“砂害”伴随着的泵压高、泥浆流速快、冲刷严重、冲洗液动力学效应负作用大等问题,采用非煤地质勘探标准钻具(柱),强度低,能力弱,难以抵抗负面作用。为此,不仅需要优选适应地层抑制其水敏性的泥浆配比,更重要的是解决除砂除泥问题。同时要打破旧有思维,建立新体系,扩大钻孔直径,增大配套间隙,提升装备动力,用大功率去克服问题。

    • 空气反循环取样钻探技术应用于金矿勘查的地质效果对比研究

      2021, 48(9):81-87. DOI: 10.12143/j.ztgc.2021.09.009

      摘要 (731) HTML (449) PDF 1.01 M (4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地质方面对岩样认知的限制,空气反循环取样钻探技术(RC工艺)在我国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并不广泛。本文根据RC工艺在云南鹤庆北衙金矿等矿区的试验情况,从找矿地质效果对比分析角度提出了一些认识。首先明确了此次RC工艺与常规岩心钻进工艺对比示范性应用试验的目的及试验内容;介绍了试验孔选取依据;从岩样收集与采样方法、岩样采取率、地层与矿层丢失情况、岩样获取地层的岩性及原生结构、推算岩层产状方面的准确性、岩心污染程度、计算矿品位的准确性等7个方面对比分析了RC工艺与常规岩心钻进工艺应用于金矿勘查的地质找矿效果;认为RC工艺具高效、低成本等施工优势,且在岩样代表性、岩心污染、矿品位等找矿效果方面优于常规岩心钻进。最后进一步指出了RC工艺目前应用于矿产勘查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 0+1
      • 1+1
      • 2+1
      • 3+1
      • 4+1
    • 绳索取心钻进中顶漏钻进工艺实践

      2021, 48(9):88-92. DOI: 10.12143/j.ztgc.2021.09.010

      摘要 (815) HTML (1077) PDF 477.20 K (5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0年,宁夏地质矿产勘查院在宁夏中宁县烟洞山地区实施了50个石灰岩勘查钻孔。由于该矿区灰岩地层裂隙发育,普遍存在严重漏失现象,绝大多数钻孔出现冲洗液失返性漏失,施工初期,发生了2起烧钻事故,钻探成本居高不下。为了完成钻探施工任务和节约成本,项目组从钻孔结构、钻头选型、钻进参数及泵量优化入手,摸索出一套绳索取心钻进中的顶漏钻进施工工艺,采用清水代替冲洗液,同时严格控制各项钻进技术参数,顺利完成了全部钻探施工任务,平均台月效率883 m,平均岩心采取率98%,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钻探成本,为地方发展提供了有力资源保障。

      • 0+1
    • 贞丰烂泥沟金矿井下钻探施工工艺探讨

      2021, 48(9):93-99. DOI: 10.12143/j.ztgc.2021.09.011

      摘要 (627) HTML (472) PDF 2.64 M (5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贞丰烂泥沟金矿井下金刚石钻探工程施工过程为依托,对井下钻探施工中遇到的设备选型、内管输送、孔斜控制、封孔灌注等一系列技术问题,通过调整相应的钻进工艺方法和参数,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总结和探讨了适合贞丰烂泥沟金矿井下钻探施工的技术工艺,可为类似地层条件下的井下坑道钻探提供借鉴。

      • 0+1
      • 1+1
      • 2+1
      • 3+1
    • >岩土工程
    • 水下摄像和高强灌浆在预应力管桩承载力不足处理中的应用

      2021, 48(9):100-106. DOI: 10.12143/j.ztgc.2021.09.012

      摘要 (517) HTML (1221) PDF 2.48 M (4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具有质量预可视、高强环保、施工高效灵活等特点,在目前雾霾严重的北方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河南某小区高层住宅楼管桩工程施工实例,介绍了管桩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地层等原因造成的承载力不足问题,在采用低应变等常规检测手段无法准确判定原因的情况下,利用水下摄像技术准确判定问题所在,并采用复压、高强灌浆等方法处理的过程,为类似工程的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海洋钻探
    • 海上风电勘探装备研发与应用

      2021, 48(9):107-110. DOI: 10.12143/j.ztgc.2021.09.013

      摘要 (625) HTML (708) PDF 785.92 K (4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配置合理的海上风电勘探装备,对海上风电地质钻探至关重要,而配置合理、功能齐备的海上风电勘探平台更是重中之重。为了提升35 m以上水深海上风电勘探作业工效、安全、精度,本文主要从平台运维功能和勘探功能设计为切入点,针对性地开展了平台主要技术规格、升降操控系统、场区设计、现场土工试验室等方面的海上风电勘探自升式勘探平台装备的功能设计与研究,研发了具备双孔勘探能力的自升式勘探平台,并在投产运营2年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勘探工效、安全性大大提升,达到了研发的目标,为海上风电勘探提供了有力的装备支撑。

      • 0+1
      • 1+1
      • 2+1
    • 渤中34-9油田储层敏感性评价

      2021, 48(9):111-118. DOI: 10.12143/j.ztgc.2021.09.014

      摘要 (500) HTML (395) PDF 813.59 K (4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渤中34-9油田为我国海上首个火成岩发育区的大型油田,油田位于渤中34围区,其主要目的储层为东三段和沙河街组。为加强油田储层保护,提高油气产量,本文通过分析储层岩性特征、孔渗特征和流体特征,对储层岩心进行速敏、水敏、盐敏、碱敏和酸敏储层敏感性评价,进而直观、定量地评价该油田储层损害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减少储层侵害的合理化建议,对渤中区块储层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民生地质
    • 地下水循环井修复技术发展现状综述

      2021, 48(9):119-126. DOI: 10.12143/j.ztgc.2021.09.015

      摘要 (673) HTML (1099) PDF 1.71 M (7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下水循环井修复技术(GCW)是通过为地下水创造三维环流来进行地下水修复的新型原位修复技术。本文阐述了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真空气化井系统、气流提升井系统和密度驱动对流井系统的特点、优势和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实际工程的应用情况。针对地下水循环井修复技术目前存在的修复范围小、修复时间长、场地要求高、抽注不平衡等问题,提出需要在大范围水力调控、原位生物修复、多相同步修复、一体化智能设备等方面对该技术进行改进的建议。

      • 0+1
      • 1+1
      • 2+1
      • 3+1
      • 4+1
      •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