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49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钻探技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专题
    • 狮子洋主航道水平勘察孔测井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

      2022, 49(6):21-29. DOI: 10.12143/j.ztgc.2022.06.003

      摘要 (639) HTML (1040) PDF 4.73 M (6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解决狮子洋主航道洋底深埋长隧洞精准勘探难题,在狮子洋主航道特大水垂比大位移科学钻孔(SZYSD-1S)中,采用存储式测井系统,通过获取自然伽马、电阻率、井深、井温、井斜等参数,利用测井数据交汇精准划分地层岩(土)性,结合垂直钻孔与本孔地质情况精准判识隐伏断层、划分围岩级别与风化程度、岩体渗透系数和渗透性,建立了一种用于深埋长隧道(洞)的小直径地球物理测井评价方法。SZYSD-1S孔测试结果表明,第四系与白垩系地层岩(土)性、断层破碎带的测井响应特征差异明显,岩体完整性系数为6%~82%,岩体质量为较完整-极破碎4个级别,风化程度为全风化-弱风化等4类,渗透系数为1.01×10-7~1.18×10-3 m/s,渗透性为弱透水-强透水,测井评价结果与实际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是实现洋底深埋长隧洞精准勘察的一种必要手段,有效支撑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0+1
      • 1+1
      • 2+1
      • 3+1
      • 4+1
    • 南黄海地震监测台网CSDP-2孔扩孔改造技术

      2022, 49(6):30-35. DOI: 10.12143/j.ztgc.2022.06.004

      摘要 (591) HTML (1149) PDF 2.53 M (6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南黄海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2孔进行扩孔改造,开展海洋深部地震监测,是“一带一路”地震监测台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CSDP-2孔扩孔改造所采用的钻探工艺进行总结,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海上深部钻探的工艺技术:在钻井平台上选用转盘水井钻机,做到设备模块化、便携化;随钻测斜仪定向钻进技术能有效节省钻孔单点测斜校对时间,提高钻孔施工质量;配制海水低固相聚合物冲洗液体系,有效解决钻孔水敏性泥岩吸水膨胀及分散造浆、破碎地层漏失、含气地层有害气体溢出等难题,避免了孔内事故的发生。研究结果为后续海洋深部钻探提供了技术支撑。

      • 0+1
      • 1+1
      • 2+1
      • 3+1
    • 液动潜孔锤用于干热岩钻进的优化与试验

      2022, 49(6):36-41. DOI: 10.12143/j.ztgc.2022.06.005

      摘要 (607) HTML (912) PDF 3.30 M (6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目前能源结构对化石燃料依赖度过高,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环境下,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干热岩具有储量巨大、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等优势。针对干热岩勘探开发中高温硬岩钻进的技术难点,对YZX178型液动潜孔锤进行了结构优化,并在某干热岩井中进行了试验应用。试验结果证实了YZX178型液动潜孔锤用于干热岩等坚硬地层进行冲击回转钻进的可行性和高效性,获得了与螺杆钻具接近的机械钻速,且具有节能环保、安全性高、维护方便、节约成本、高温适应性强等优势,但仍需进一步解决其工作寿命与牙轮钻头相匹配的问题。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山西干热岩GR1井高温固井技术研究与实践

      2022, 49(6):42-47. DOI: 10.12143/j.ztgc.2022.06.006

      摘要 (654) HTML (1493) PDF 1.35 M (7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固井质量对干热岩后期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山西大同盆地干热岩勘查井GR1井温度高、高温固井水泥浆技术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通过研究勘查区地质特征,提出了高温固井水泥浆技术体系开发思路。研究表明:干热岩高温固井水泥浆水胶比控制为0.45,优选添加剂高温降失水剂CG82L、高温缓凝剂H40L、高温稳定剂CF40L、消泡剂GX-1、硅粉及HV-PAC,形成一套适用于山西干热岩井的高温固井水泥浆技术体系。该水泥浆体系在GR1井成功应用,现场固井质量良好,研究成果为今后同类型高温固井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技术支撑。

      • 0+1
      • 1+1
      • 2+1
    • 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地应力监测孔钻探施工技术

      2022, 49(6):48-53. DOI: 10.12143/j.ztgc.2022.06.007

      摘要 (579) HTML (1053) PDF 3.18 M (5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应力监测孔作为地应力测量与监测的基础场所,钻探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地应力测量试验的效果,扩孔的质量更是决定地应力监测仪器能否顺利安装以及后期监测仪器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地应力监测孔钻探施工为例,详细介绍了地应力监测孔的施工工艺,包括取心钻具组合、金刚石钻头选择、组装式扩孔钻头分级扩孔钻进等,对保证钻孔垂直度和同心度、降低钻孔孔径误差、保证岩心采取率,以及提高监测孔扩孔效率和质量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钻探效果,对今后地应力监测孔的钻探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地质钻探
    • 深井钻进时井底钻头造斜导向系统的分析与建议

      2022, 49(6):54-61. DOI: 10.12143/j.ztgc.2022.06.008

      摘要 (727) HTML (1489) PDF 5.63 M (7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深井钻进中,随着井深的增加,钻进条件变得更为复杂,钻井效率降低,钻井质量不易保证,井斜问题更加难以控制。俄罗斯地质钻探工程中正在积极使用回转导向系统Роторные управляемые системы——РУС (Rotary Steerable System——RSS),主要是利用井底钻头的造斜作用,进行增斜、减斜和稳斜钻进,可以控制井斜的方向和强度,精度很高(±0.1°),井深可达13 km,回次长度可以达到1000 m,对于我国深井,特别是地质超深井钻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基于COMSOL的高压放电破碎岩石仿真研究

      2022, 49(6):62-70. DOI: 10.12143/j.ztgc.2022.06.009

      摘要 (691) HTML (1457) PDF 7.22 M (7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常规旋挖钻机在钻进硬岩地层钻孔桩时存在进尺困难,钻头磨损大等问题。高压脉冲放电岩石破碎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非机械式岩石破碎技术,在硬岩钻进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分析高压脉冲放电破碎岩石机理的基础上,运用COMSOL Multiphusics软件,建立电-热-力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开展花岗岩和砂岩在电压、电极间距、电解质等条件下的破碎规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增大,岩石产生的破碎区域呈线性增大;电极间距的增大导致岩石破碎区域减小;液体介质的电导率大小对放电结果的影响不大;选用多电极对放电可有效增加岩石的破碎面积。研究结果可为高压放电破碎岩石技术提供参考。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沧州盐矿古近系塑脆性地层取心钻头选型研究

      2022, 49(6):71-78. DOI: 10.12143/j.ztgc.2022.06.010

      摘要 (602) HTML (835) PDF 5.02 M (8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沧州盐矿普查项目完成了3眼勘探孔,钻探深度3000~3451 m,取心总长度3791 m,取心层段主要为古近系塑脆性岩石。根据钻进特性,针对工区弹塑性层段和脆性层段提出了钻头选型原则。结合施工实践,经过多次试验、改进,在累计使用的硬质合金、复合片、巴拉斯3类15种钻头中,通过典型钻头结构型式、碎岩机理以及使用效果进行综合分析,优选出H-4-Ⅱ、F-3、F-6型3种钻头,在古近系地层取心钻进中效率高、取心质量好,适合工区地质条件,建议推广应用。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白涧铁矿ZK27A07孔下套管跑管事故处理

      2022, 49(6):79-86. DOI: 10.12143/j.ztgc.2022.06.011

      摘要 (542) HTML (1049) PDF 6.39 M (5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河北省沙河市白涧铁矿勘探ZK27A07钻孔施工中,钻遇2个含承压水大型溶洞。在下入?89 mm套管过程中,发生了脱扣跑管事故。事故处理过程中又发生了套管二次坠落和打捞工具多次折断掉入孔内事故,在溶洞内造成了多个活动事故头叠加。最终采用混凝土浇筑通过自然绕障的方法,成功处理了此次跑管事故,使钻孔免于报废。本文详述了事故处理的全过程,并通过对事故发生经过、原因进行认真分析,给出了在套管柱超长超重的情况下安全下管的具体方法,同时探讨了有多个含承压水溶洞钻孔内如何实现对护壁套管柱可靠封固的问题。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钻探装备
    • XD-10DK型小口径电动顶驱钻机的研制与应用

      2022, 49(6):87-95. DOI: 10.12143/j.ztgc.2022.06.012

      摘要 (772) HTML (1025) PDF 4.21 M (7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决新疆地区铀矿勘探设备落后、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多、钻效提升困难等难题,研制了XD-10DK型小口径电动顶驱钻机,该钻机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交流变频电机直驱、负载双通道、数字化检测、顶部驱动等多项先进技术。经过在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3个钻孔的现场试验,提高了铀矿勘探自动化程度和钻进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保障了施工设备和人员安全。为新疆地区铀矿勘探乃至全国的岩心钻机更新换代提供了借鉴。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国内外土壤环境调查声波钻机研究进展及发展探讨

      2022, 49(6):96-103. DOI: 10.12143/j.ztgc.2022.06.013

      摘要 (749) HTML (1111) PDF 600.46 K (6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主要论述了声波钻进技术在理论以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声波钻进技术的发展历程;其次调研并对比了国内外声波钻机代表机型,分析得出国内同类钻机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声波钻机在土壤环境调查中的应用,可满足不同地层的连续完整原位弱扰动采样要求。探讨了声波钻机研发方向,如高频声波动力头双振子结构和复合橡胶减振材料的研发,以稳定达标150 Hz高振频并增强动力头寿命;抗疲劳、抗冲击铬钼合金材料的研发,以解决高振频下钻具疲劳损伤问题;故障诊断识别和自动修复、远程无人化操作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发,以提升高频声波钻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 YXW-2000型液压铣轮机的研制

      2022, 49(6):104-109. DOI: 10.12143/j.ztgc.2022.06.014

      摘要 (525) HTML (808) PDF 1.13 M (5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国内山地信号塔基桩孔单纯依靠人工通过水磨钻结合风镐破碎,耗时久,而且危险系数大,所以市场急需一种能够减轻人工劳动强度,安全系数高,开孔破碎速度快,适合人工搬运、可拆卸的设备。目前常用的平地基桩开孔设备主要有:竖井钻机、反井钻机和竖井掘进机等,这些设备质量及外形尺寸大,搬运困难,对复杂地形和山地条件适应性差。根据以上现状,研发了一款YXW-2000型液压铣轮机,该设备结构布置合理,功能齐全,它能有效地改善山地基桩孔施工的机械化程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本文主要介绍液压铣轮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布局特点及液压系统。经试验表明,YXW-2000型液压铣轮机能满足钻孔施工的机械化需求,可解体性好,搬运方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0+1
      • 1+1
      • 2+1
      • 3+1
    • >海洋钻探
    • 海上顶部双驱动联动隔水管钻探取心技术

      2022, 49(6):110-115. DOI: 10.12143/j.ztgc.2022.06.015

      摘要 (633) HTML (1361) PDF 2.87 M (5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南海海域分布着大量礁灰岩地层,这种地层具有原生孔隙大、压缩性强、容易变形、强度小等特点,因此易渗透、易破碎、易坍塌。在岛礁上钻探也常常出现断钻、垮孔、埋钻等事故。对于海洋礁灰岩地层钻探,不仅要克服陆地上面临的问题,还需要面对更为复杂的海洋环境。为解决海上特殊地层取心困难问题,基于船载无隔水管钻探系统,开发了海上顶部双驱动联动隔水管钻探取心技术。该钻探取心技术方案在西沙海域4个不同的站位进行了海洋钻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实现高效率、高岩心采取率的海上礁灰岩取心目的,取心深度可达130.75 m,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保压取样钻具内岩心温压采集器的研制与应用

      2022, 49(6):116-121. DOI: 10.12143/j.ztgc.2022.06.016

      摘要 (507) HTML (1211) PDF 2.59 M (5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绳索取心钻探过程中,井底温度与压力的实时测量,有助于改进取心工艺,提高岩心采取率;同时岩心在井底的原位测量数据对于了解岩心的物理特性有着重要意义,这一点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尤为明显。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内置于保压取样钻具中的温压采集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该采集器采用干电池供电,单次工作时间>72 h,能够采集与存储整个取样过程中岩心管内的温度与压力参数,与电脑端连接后就能得到全部数据。通过搭载海洋地质十号钻探船,该采集器完成了一个回次的海试试验,得到了整个绳索取心钻进过程的温度与压力数据。经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与实际取心工艺过程相符,数据平稳可靠。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民生地质
    • 狭陡型泥石流成灾特征与防治对策研究——以阿坝州金川县刘家沟泥石流为例

      2022, 49(6):122-129. DOI: 10.12143/j.ztgc.2022.06.017

      摘要 (872) HTML (1248) PDF 3.08 M (39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刘家沟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是一条狭陡型高频泥石流沟,每年雨季,降雨激发泥石流灾害链。本文在野外调查和实地勘测的基础上,分析认为,受汶川MS8.0地震扰动,刘家沟形成流通区单位面积上松散固体物质达98.11×104 m3,在409.8‰的平均纵坡降下,泥石流活动频率明显增强,泥石流沿程放大效应明显,最终形成了降雨+径流侵蚀-滑坡-堰塞体-堰塞体溃决-增大的泥石流-堵河形成堰塞湖-卡撒沟中、下游损害的灾害链。提出采用格宾石笼进行固坡护床,结合拦挡坝拦粗排细的作用,根据保护对象设置防护堤,优化排导槽与主河交汇条件的综合治理措施,可为小流域高频狭陡型泥石流灾害的治理提供参考。

      • 0+1
      • 1+1
      • 2+1
      • 3+1
      • 4+1
    • 大直径潜孔锤跟管钻进直排井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2, 49(6):130-137. DOI: 10.12143/j.ztgc.2022.06.018

      摘要 (832) HTML (934) PDF 5.69 M (7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王台铺矿矿井关闭后的涌水对临近矿井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实施大直径直排井进行排水是降低上述影响的重要手段。根据煤层地质及涌水量,直排井井眼直径设计为?650 mm,垂深205 m。由于目的层为巷道且穿过3号煤层采空区,常规钻进方法对目的层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且其钻速慢、成本高。为此,提出了一种大直径潜孔锤跟管钻进新技术,利用潜孔锤进行碎岩,利用跟套管降低环空上返面积进而降低风量要求,有效解决了大直径井眼空气钻进风量需求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王台铺矿3口大直径直排井施工中的应用表明,该跟管钻进技术耗气量低、排渣效果好、密封性能优良,平均建井周期20天,平均时效10 m,大幅提高了大直径井眼的钻进效率,降低了钻探成本。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能源资源钻采
    • 深部地热能开发保温管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2, 49(6):138-145. DOI: 10.12143/j.ztgc.2022.06.019

      摘要 (531) HTML (824) PDF 1.83 M (6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热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用地热能替代高碳能源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井下保温管技术是影响地热能开采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从保温管的结构、材料、保温材料及制作工艺方面介绍了井下保温管的发展研究现状,指出纳米保温材料与真空油管的融合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真空纳米保温管是用于深部地热能开采的首选,同时也指出了真空纳米保温管的基础结构因素对保温性能的影响机制是研究的重点,为优化保温管的制作工艺、降本增效提供参考。

      • 0+1
      • 1+1
      • 2+1
      • 3+1
      • 4+1
    • 河南兰考地区地热回灌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2022, 49(6):146-152. DOI: 10.12143/j.ztgc.2022.06.020

      摘要 (702) HTML (832) PDF 3.90 M (7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热回灌是保障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结合河南兰考地区热储层地质条件、水质特点、地热井井管材质,开展了室内腐蚀观察实验和PHREEQC地球化学模拟软件分析,从化学沉淀趋势、地热水腐蚀性和钻井成井工艺方面分析了回灌效果的影响因素,并从地热水水质处理、地热井井管材料选择、钻井与成井工艺优化、回灌温度、项目选址等方面提出提高回灌效果的建议。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浅层地热能开发回灌井施工技术研究——以郑州市东、西部新城区为例

      2022, 49(6):153-161. DOI: 10.12143/j.ztgc.2022.06.021

      摘要 (568) HTML (847) PDF 1.61 M (7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下水回灌是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回灌井是实施回灌的关键设施,其施工技术是影响回灌效果的重要因素。选取郑州市东部新城区、西部新城区浅层地热能开发的回灌井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区域地质条件的差异,通过回灌井结构分析地下水的回灌机理,论述影响回灌效果的因素。结合试验井施工情况,论述泥浆正循环钻进、泵吸反循环钻进、冲击钻进等不同钻进工艺的适用条件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钢筋砼管、钢管和U-PVC管等不同成井管材对回灌效果的影响,探索提高单位回灌量的针对性措施,为今后郑州市及周边地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回灌井的施工提供参考。

      • 0+1
      • 1+1
      • 2+1
      • 3+1
    • 基于同井双目的层地热勘探井井身结构设计与实践

      2022, 49(6):162-168. DOI: 10.12143/j.ztgc.2022.06.022

      摘要 (669) HTML (1466) PDF 1.56 M (6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河南WR-1地热勘探井设计有新近系馆陶组和奥陶系2个勘探目的层,需要各自进行成井和测试工作,馆陶组成井测试完成后需要继续钻进完成奥陶系成井。在井身结构设计时,从套管设计、固井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解决了馆陶组成井管柱固井、钻孔与套管级配以及过滤器参数设计等问题,并通过实钻验证。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地热勘探井井身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点要素、设计过程等,并结合实钻过程,对井身结构的设计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使其更具现场操作性,为其它类似同井双目的层地热勘探井工程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 0+1
      • 1+1
      • 2+1
      • 3+1
      • 4+1
    • 《钻探工程》2022年第49卷总目次

      2022, 49(6):169-173. DOI: 10.12143/j.ztgc.2022.06.023

      摘要 (534) HTML (1137) PDF 491.66 K (5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