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51(S1):422-429.DOI: 10.12143/j.ztgc.2024.S1.068
摘要: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劳动人员的基本需求。为实现不同文化水平、不同专业、不同年龄段的人员懂安全、会安全,建立起“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履其责”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在证实4M1E分析法满足安全生产合规性的基础上,运用4M1E分析法从安全职能管理、现场安全管理两个层面上,针对人、机、料、法、环等主要生产因素提出实现安全生产的管控重点与落实措施,以此展示安全管理实质上是管控生产因素,从而促进人们对安全管理的理解,实现人员安全素质的提升。研究结果可为地勘行业新形势下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2016, 43(8):88-92.
摘要:核地勘行业安全环保形势的特殊性和严峻性,要求亟需构建一种适合于核地勘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该体系应以突出核地勘行业的“核”字特点,以放射源的安全管理、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为重点,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野外无依托作业安全保障系数和隐患闭环管理水平,以弘扬单位安全文化理念为突破口,完善具有核地勘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使核地勘安全生产管理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迈向现代的科学管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掌控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使之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2014, 41(4):79-81,84.
摘要:运用统计分析中的排列图法(柏拉图法)分析了煤田地质钻探生产中频发的事故类型、常见“三违”行为的影响因素,指出当前煤田地质钻探主要生产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的致因及防范重点。
2007, 34(8):78-79.
摘要:论述了钻探施工企业设立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的意义和思路;分析了钻探施工易发生事故的类型;提出了钻探施工企业安全指标体系;阐述了指标设立的原则;在分析安全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基础上,说明了其应用方法。
2006, 33(3):4-4.
摘要:安全生产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虽有所下降,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重大、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在目前还不能有效预计和控制事故发生的情况下,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这方面工作的薄弱往往是造成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例如,2003年4月16日,湖南娄底涟源市七一煤矿发生突水事故,水、泥石封堵了安全出口,17名矿工被困井下。事故发生后矿方立即组织抢救,
2006, 33(6):63-63.
摘要:福厦铁路即将全线开工。2006年4月18日,作为业主方的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与各中标单位法人代表签订工程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和安全生产协议书、廉政协议书。
1994(3):57-58.
摘要:根据近3年的工作实践,在当前转换经营机制、实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提高企业领导自觉抓好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是:完善对企业领导的安全考核办法、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严格依法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