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探查松辽盆地北部地区的地层情况,评价预测石炭—二叠系的油气前景,我队在该地区参与实施了4口油气地质调查井,设计井深均为2000 m。我队运用小口径绳索取心钻进工艺进行全孔取心,在取心率和取心质量等技术指标上都圆满完成了设计要求。由于松辽盆地北部地区为盆地沉积地层,地层情况复杂,大部分为泥岩、砂岩地层,易水化,发生坍塌、掉块、缩径等复杂井内事故,影响钻井事故进度和取心质量。为保证钻井的顺利实施,我队在钻进过程中,根据钻进地层情况,进一步优化钻具组合和钻进参数,选择护壁性能强的成膜防塌冲洗液体系,圆满完成了钻井施工任务,取得了较好的钻探成果。
近年来,随着国际能源形势的日益严峻,为了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国在不断加大对油气资源的勘探力
钻井布置于松辽盆地北部地区,井区位置如

图1 调查井区地理位置
统 | 组 | 地层深度/m | 岩 性 |
---|---|---|---|
第四系 | 0~202.40 | ||
上白垩统 | 明水组 | 202.40~473.10 | 灰色泥岩、粉砂岩 |
四方台组 | 473.10~529.40 | 棕红色泥灰色砂岩 | |
嫩江组 | 529.40~876.00 | 灰色泥岩、黑色泥岩、粉砂岩 | |
姚家组 | 876.00~1083.00 | 灰色泥岩夹粉砂岩 | |
青山口组 | 1083.00~1181.80 | 紫红、灰绿泥岩、黑色泥、灰色粉砂岩 | |
下白垩统 | 泉头组 | 1181.80~1386.42 | 紫红色泥及粉砂岩及细砂岩 |
上二叠统 | 林西组 | 1386.42~2089.40 | 灰黑色泥板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 |
根据设计要求,目的层平均井径扩大率≯15%。完钻井径应≮95 mm,保证测井工作能正常进行。井斜等井身质量指标要求见
井深/m | 井斜/(°) | 水平位移/m | 井斜测量间距/m |
---|---|---|---|
0~500 | ≤1.0 | ≤10.0 | 25 |
500~1000 | ≤3.0 | ≤30.0 | |
1000~2000 | ≤5.0 | ≤50.0 |
钻井施工中存在以下技术难点:
(1)取心难度大、岩心采取率要求高。根据设计要求,钻穿第四系后至井底连续进行钻井取心,采用绳索取心方式,取心直径不得低于60 mm,岩心采取率≮85%。由于软泥岩层、砂岩层多,容易缩径坍塌,岩体松软强度低,取心难度较
(2)地层涌水严重、护壁困难。该地区地下裂隙水比较丰富,容易出现涌水问题,特别是流砂层遇到涌水时可能出现坍塌事故,如何加强对井壁的维护是关
(3)对冲洗液性能要求高。根据地质资料显示,下部地层有流砂层、泥岩段。泥岩易吸水膨胀,导致缩径。泥岩胶结性差,容易沿层理成块状剥落,出现井内掉块现象。出于储层保护的目的以及满足测井要求,限制了永久性堵漏材料和荧光级别较高的冲洗液材料的加入,这对冲洗液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
(4)钻进效率低、钻井成本高。因地层复杂,钻进困难,特别是软泥岩段钻进时,由于冲洗液在粗径钻具内外产生压差,造成井底动力不足,导致钻探作业效率低。软质泥岩极易分散,形成劣质固相,污染钻井液,致使钻井液性能恶化,容易出现起下钻困难、托压等问题,增加了处理事故的时间和冲洗液处理剂用量,钻井成本增
虽然地层情况复杂,但因我队之前在该地区内实施过钻探工作,具备一定的钻探施工经验,根据查询的参考资料,三开完钻可满足要求。表层套管井径220 mm。采用Ø220 mm硬质合金跟管钻具钻进,下入Ø219 mm表层套管,表层套管井深约80 m。一开井径172 mm。采用Ø172 mm硬质合金单管取心钻进,下入Ø168 mm一开套管,套管材质为DZ40,一开井深约650 m,随后下入Ø146 mm技术套管,套管材质为DZ40,主要目的是预防出现不可预测复杂地层,预留一级钻井结构。二开井径127 mm,采用Ø127 mm金刚石钻头配合Ø114 mm绳索取心钻杆,下入Ø114 mm二开套管,套管材质为DZ40,井深约1300 m。三开井径98 mm,采用Ø98 mm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至终井深度2000 m。井身结构如

图2 井身结构
投入使用的主要钻探设备、仪器、钻具见
序号 | 名 称 | 型号规格 | 数量 |
---|---|---|---|
1 | 立轴岩心钻机 | XY-8 | 1套 |
2 | 泥浆泵 | NBB390、NBB250 | 2台 |
3 | 无缆光纤陀螺测斜仪 | JTL-40FW | 1套 |
4 | 发电机 | 11 kW雅马哈 | 1台 |
5 | 发电机 | HG-W200GF | 1台 |
6 | 泥浆测试仪 | ANY-1 | 1套 |
7 | 泥浆失水量测定仪 | NS-1 | 1套 |
8 | 取心绞车 | SJ-4000 | 1台 |
9 | 防喷器 | SFZ18-21 | 1套 |
10 | 绳索取心钻杆 | HQ钻杆/PQ钻杆 | 1300 m/2200 m |
11 | 绳索取心钻具总成 | J95/JS122 | 2套/2套 |
12 | 离心机 | LW350型 | 1台 |
采取绳索取心钻进工艺进行取心。钻进深部地层的取心率和采取质量决定了岩心钻探的工程效率。提高取心钻探效率和取心质量的措施主要有:
(1)在每次下钻之前必须对钻具的主要零部件进行认真检查,特别是打捞器要安装在正中,不能偏向一侧。组装完内外管总成后认真调整钻具上下间隙,保持弹卡和弹卡挡头顶面的距离为3~4 mm,若距离过小钻进时钻具无法定位,若距离过大则影响岩心的采取率。
(2)因该井地层层理、节理发育,地层松散且胶结性差,取心难度大。因此,取心工艺上采用了活塞式单动双管取心钻进,这种取心工艺可以避免冲洗液长时间冲刷岩心,以及震动、摩擦等对岩心的破坏作用,保证岩心的完整度。
钻具组合和钻进参数如
开次 | 井段/m | 钻 具 组 合 |
---|---|---|
表套 | 0~80 | P规格绳索取心钻杆+Ø219 mm表层套管+Ø220 mm合金钻头 |
一开 | 80~650 | P规格绳索取心钻杆+Ø168 mm单管取心钻具+Ø172 mm金刚石钻头 |
二开 | 650~1300 | P规格绳索取心钻杆+P规格绳索取心钻具+Ø127 mm金刚石钻头 |
三开 | 1300~2000 | H规格绳索取心钻杆+H规格绳索取心钻具+Ø98 mm金刚石钻头 |
开次 | 钻头尺寸/mm | 钻压/kN | 转速/ (r·mi | 泵压/MPa | 排量/ (L·mi |
---|---|---|---|---|---|
表套 | 220 | 20 | 80 | 2 | 160 |
一开 | 172 | 20 | 120 | 3 | 120 |
二开 | 127 | 20 | 200 | 4 | 100 |
三开 | 98 | 15 | 300 | 6 | 100 |
钻头选型是否合理直接影响钻井效率,钻井周期等技术指标,并且对减少井内事故,保护油气储层具有重要作用。钻进施工过程中在上部第四系地层采用硬质合金钻头,这种钻头优点是耐磨性好。第四系以下多选用孕镶金刚石绳索取心钻头(如

图3 孕镶金刚石绳索取心钻头

图4 复合片钻头

图5 表镶金刚石钻头
(1)上部第四系地层胶结性差,地层松散易坍塌,可利用冲洗液进行护壁堵漏。冲洗液性能主要以高密度、粘度、防塌护壁为主,配方为:1
(2)下部地层泥岩、砂岩等地层较为复杂,存在多段水敏性地层及松散破碎地层、易垮塌,灰色泥岩地层吸水后易水化膨胀缩径或分散剥落,引起井内掉块、坍塌等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升井壁稳定性,最终采用成膜防塌冲洗液体系。根据钻探实际情况,调整冲洗液密度,在冲洗液中加入成膜B剂,增强冲洗液护壁性能,加入降滤失剂、随钻堵漏剂、包被剂等,防止泥岩水化,维持井壁稳定,各处理剂加量及作用如
名称 | 型号 | 1 | 作 用 |
---|---|---|---|
烧碱 | NaOH | 1~2 |
去除水中的镁离子(M |
纯碱 | Na2CO3 | 1~2 |
去除水中的钙离子(C |
成膜B剂 | GCM-B | 20~50 | 在井壁及岩心上形成保护膜,防塌护壁 |
增粘剂 | GTQ | 3~5 | 提粘、提切、降失水,主要提粘材料 |
降失水剂 | GPNH | 10~15 | 降低失水量,主要降失水材料 |
封堵剂 | GFD-1 | 10~30 | 封堵微裂隙,减少钻井液渗漏 |
随钻堵漏剂 | GPC | 10~20 | 封堵裂隙,适用于破碎地层 |
包被剂 | GBBJ | 2~3 | 抑制泥岩分散,絮凝沉淀岩粉 |
不同地层冲洗液性能见
开次 | 密度/ (g·c | 粘度/s | 失水量/[mL·(30 min | 泥皮厚/mm | pH值 | 表观粘度(AV)/(mPa·s) | 塑性粘度(PV)/(mPa·s) | 动切力(YP)/Pa |
---|---|---|---|---|---|---|---|---|
表套 | 1.04~1.15 | 30~40 | ≤11 | ≤1.5 | 8~10 | 6~15 | 8~13 | 4~6 |
一开 | 1.04~1.10 | 30~40 | ≤8 | ≤1 | 9~11 | 7~15 | 9~13 | 5~6 |
二开 | 1.06~1.12 | 30~45 | ≤8 | ≤1 | 9~11 | 8~15 | 7~13 | 4~6 |
三开 | 1.06~1.15 | 30~45 | ≤6 | ≤1 | 9~11 | 8~15 | 6~12 | 0.5~2 |
冲洗液的维护与处理是钻探作业中的重要工作之一,直接影响钻探工程的施工进度,冲洗液的维护与处理主要措施如下:
(1)上部地层为松散,容易塌陷,需要保持一定的膨润土含量,适当提高冲洗液的密度,增加井壁稳定性。
(2)根据不同地层配制不同比例和浓度的胶液,并对其进行维护。保持钻井液包被剂的浓度控制在0.3%~0.5%,抑制造浆,控制钻屑分散和膨润土含量上升。
(3)井深650 m后,冲洗液中加入一定量乳化油提高钻井液的润滑性,防止出现卡钻事故,并随钻及时补充维护。
(4)随着井深的增加,增加冲洗液中降滤失剂、随钻堵漏剂等处理剂加量,封堵剂含量维持在2%,改善泥饼质量,降低冲洗液滤失量。
二开地层岩性主要为灰色泥岩,棕红色泥岩,灰色粉砂岩,钻遇3层含水流砂层,最为严重涌水事故地层位于617.40 m,出现强烈涌水现象,涌水高度达地面以上2.5 m。主要处理方法是利用预留Ø146 mm技术套管将涌水层位封堵。处理过程需要扩孔井段149.7~631.4 m。扩孔中配合大密度泥浆1.3 g/c
在该区施工的4口钻井均超过设计井深2000 m,岩心采取率均达到了95%以上,完成了获取地质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的目标任务,为探查石炭—二叠系充填序列,分析该地区地层状况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资料,为查明油气地质条件,评价该地区油气资源前景提供了基础资料。黑林地1井利用成膜防塌冲洗液体系所获泥岩、砂岩岩心情况,如

图6 运用成膜B剂获取的黑色泥岩岩心

图7 运用成膜B剂获取的红色砂岩岩心
(1)根据地质信息,设计合适的井身结构,在实际钻探作业中要及时优化井身结构,由于地层复杂,上部为第四系地层,下部主要是泥岩、砂岩地层,地层具有不稳定性,易水化坍塌、缩径,容易出现井内事故,三开井身设计是比较适合的选择,预留一级技术套管尤为必要。
(2)成膜防塌冲洗液体系具有优良的防塌和护壁性能,适合于水敏性强、易水化分散等复杂地层的岩心钻探,有利于保持岩心完整不分散,保持井壁相对稳定,降低了井内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钻进效率。
(3)在松辽盆地滨北地区施工的4口小口径油气地质调查井,井下地层十分复杂,钻探技术难度高,所取得的施工经验,可为该地区后续油气地质调查井钻探施工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王彧嫣,白羽,黄书君,等.2018年国内外油气资源形势分析[J].中国矿业,2019,28(7):1-6. [百度学术]
李阳,薛兆杰,程喆,等.中国深层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发展方向[J].中国石油勘探,2020,25(1):45-57. [百度学术]
王世炬,刘昕伟,王烁,等.潮页1井钻探施工技术[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20,47(10):33-37. [百度学术]
门相勇,王陆新,王越,等.新时代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战略格局与2035年展望[J].中国石油勘探,2021,26(3):1-8. [百度学术]
谢玉洪,高阳东.中国海油近期国内勘探进展与勘探方向[J].中国石油勘探,2020,25(1):20-30. [百度学术]
伍晓龙,朱芝同,董向宇,等.小口径油气地质调查井的问题与工程实践[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9,46(11):27-32. [百度学术]
马秀春.通地-1井绳索取心钻探施工技术[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9,46(10):40-44,52. [百度学术]
齐治虎,魏思宇,徐影,等.安徽北部地区小口径地质调查井施工技术研究[J].钻探工程,2021,48(S1):143-147. [百度学术]
刘选朋,郑秀华,王志民,等.硅酸盐防塌泥浆研究及其在碳质泥岩钻探中的应用[J].地质与勘探,2010,46(5):967-971. [百度学术]
孙飞飞,宋世杰,葛晓华.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在松辽盆地油气井中的应用[J].地质装备,2021,22(3):36-38. [百度学术]
田明锦,孙平贺,曹函,等.固结钻井液对湘西北页岩气储层的护壁机理研究[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6,43(10):193-196. [百度学术]
蔡晓文,李晓东,牛彦杰,等.甘肃山丹花草滩煤矿扩大区煤炭详查钻井液工艺及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20,47(11):56-60. [百度学术]
王正浩,杜文斌.柴达木盆地深层钾盐察ZK02孔施工工艺[J].中国煤炭地质,2014,26(10):61-64. [百度学术]
张健松,刘永升,李之军,等.地质钻探复杂地层固壁堵漏新工艺[J].地质与勘探,2020,56(4):819-825. [百度学术]
舒义勇,孙俊,周华安,等.哈拉哈塘区块标准井防阻卡钻井液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2020,42(3):296-300. [百度学术]